乳源大布:做精做强“乳源三宝”土特产,促农增收

南方+ 记者

近日,笔者走进位于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大布镇的乡村振兴生产车间,只见机器轰鸣,香气四溢,十几名工人在各自的生产线上忙碌着,“乳源三宝”产品在完成制作、检验、包装后整齐“列队”下线,即将装车发运。

“自新包装推出两个月以来,我们公司的订单量猛增,‘乳源三宝’销售量成功突破5000单大关,产品价值超50万元,目前所有的生产线都在开足马力生产,不断抢进度、赶订单,全力冲刺年内突破10000单的目标。”该公司法人代表黄新强信心满满地说。据统计,今年以来,大布镇强镇富村公司销售额已达726万元,累计销售商品超6.3万件。

“仅仅靠我们自己是不够的。”据强镇富村公司法人代表黄新强介绍,公司订单旺、生产忙的背后,是大布镇党委、政府聚焦“头”“尾”增值,在千方百计助企惠企、稳产保供、稳岗拓岗、拉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付出努力后的收获。

据悉,为更好地销售大布镇的农副产品,该镇组织镇村干部前往企业、供销社、事业单位、各帮扶单位等70多家单位走访推介,加强区域货源组织,加大采购执行力度,在强镇富村公司、农户与采购单位之间搭建起了沟通桥梁。自此,采购订单接连不断飞进大山,土特产陆续走出山窝,进入了各地市场。在中秋节前后,有29家采购单位率先响应,共计采购了近80万元的“乳源三宝”农特产品组合,在拓宽大布镇农产品销路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解决当地农产品“质优价廉”“丰产不丰收”的难题,大布镇引导强镇富村公司采取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产销模式,与农户签订种植协议,在农产品成熟后为农户兜底收购并包销农产品,确保农户种得出、卖得掉、能增收。同时,指导公司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前提下积极同高校研发保鲜、即食化等新项目,不断推动农产品提高附加值,力争“乳源三宝”实现由“乡村土货”向“高端精品”转变。

“订单式农业”的推行不仅能够有效维持农产品的高品质,也让农户们有了从“靠天吃饭”到“事在人为”的安全感。据悉,大布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已引导强镇富村公司与周边各村300多户农户建立“订单式”种植合作关系,目前全镇共种植番薯3300余亩,种植黄豆2300余亩,种植笋竹超2万亩,预计全年可为农户户均增收超2.5万元,有效保障了农民增收和种植收益,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盈利的“三赢”局面。

南方+记者 潘俊宇

通讯员 林悦憧

编辑 杨韬 童慧
校对 胡柔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