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木头”大有来头,“手残党”勇挑线香
“凝脂一滴三江醉,文脉千秋入莞香。”作为岭南珍奇之一,莞香之名飘香万里。
11月5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GDToday出品的综艺节目《路笔拾遗》于18点在TVB翡翠台播出。片中,四位TVB资深演员献上手工“处女秀”。黄智贤、曹永廉、汤俊明、彭迪安分成两队比赛制作线香,曹永廉自夸做得又好又快,不停干扰对手引得裁判出示黄牌;黄智贤又是如何“奋起直追”,将线香做出了“艺术性”?
据悉,全新综艺节目《路笔拾遗》聚焦别具特色的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曹永廉、汤俊明、黄智贤、彭迪安化身“非遗学员”,与GDToday记者走进大湾区11市,探访各地非遗瑰宝,体验传统魅力在现代社会如何绽放光芒。该节目一共八集,由10月29日至12月17日逢周日18点在南方报业旗下平台推出,并在TVB翡翠台播出。
在第二集节目中,东莞市沉香协会会长、非物质文化遗产“寮步香市”代表性传承人尹丰田不仅向学员们普及了莞香树的采香技艺,如何品鉴沉香的品质、莞香的用途等,还特别邀请东莞市沉香协会副会长、莞香文化推广大使肖艳华教授学员们线香的做法。“莞香树从香苗长到香树要经过七八年的时间,才能采香。”肖艳华告诉学员,采香通常在小雪时节(即11月底),这符合“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冬日树内积蓄了大量油脂,水分也较少,此时香的品质较高。”
据史料记载,白木香(莞香又名白木香,土沉香)在唐、宋朝普遍种植,因为主要生产、贸易集中于东莞地区,所以又名莞香,历朝历代被列为皇家贡品。莞香制品从种植到加工产出需要经历精细繁琐的工序,其特殊的香味至今无法通过人工合成。正是由于其来之不易,莞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但世代相传,被视为中国文化中的瑰宝。
尹丰田向记者介绍,东莞地区最早对白木香树进行人工培育,逐步形成收购、加工、交易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牙香街,是寮步镇古代十三行中集中销售莞香的一条街道,名扬四海,成就了“广东四大名市”之寮步香市的美名。2014年,“寮步香市”与“莞香制作工艺”双双晋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道贯通寮步圩,大宗商品通过水路运往珠江口,并远销海外。”尹丰田说,古时外销的莞香多数先运到九龙尖沙咀,香品香料从此北上广州港,南下东南亚。由于码头常年来香气弥漫,贸易商和附近居民久而久之便将港口称为“香港”。“这段传说已成为香港与莞香之间的一段佳话。”
近距离观察采香制香,让TVB四名学员不断感叹大自然的奇妙,更收获了心灵滋养和沉静。“原来莞香是有很多不同用途的,可以制成药膏、香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相信这项非遗会不知不觉走入当代年轻人的日常。”黄智贤在节目中说。“这次终于分清了篆香和线香,原来莞香有这么多学问。”赢得线香制作比拼的汤俊明坦言,莞香背后的知识让他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后希望向身边好友多多介绍自己的“新爱好”。
往集回顾:
路笔拾遗丨舞狮舞麒麟傻傻分不清?TVB资深演员拜师深圳甘坑麒麟队
GDToday出品综艺《路笔拾遗》翡翠台本周日首播,香港“老戏骨”集结学习大湾区非遗
【主持】黄智贤 曹永廉 汤俊明 彭迪安 张诗雨
【出品人】侯小军
【总策划】张纯青 陈枫
【制片人】赵杨
【监制】谢苗枫 潘美臻
【导演】王勇幸
【执行导演】谭浩瀚
【执行导演】吴浩宇
【编剧】王勇幸 吴叁
【民俗顾问】陈恩维
【摄像】关杰明 于善政
【记者】张诗雨 王迪雅(实习) 赵扬悦(实习)
【旁白】李乔新
【通联】张诗雨 吴劭明
【造型设计】Netto Hair
【化妆】李隽升
【发型】陈波
【场务】姚沙溥 吴嘉杰
【后期制作】文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