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认房不认贷”政策加持俩月后,楼市“金九银十”成色如何?|看懂楼市

大湾区楼市观察
+订阅

《看懂楼市》总第36期

深圳楼市刚走过的“金九银十”,是有“认房不认贷”政策加持的两个月。

截止11月1日,深圳9月份、10月份一、二手住宅成交量已披露。数据显示,这两个月一、二手成交合计不足1万套。

那么,今年“金九银十”成色如何?

“金九银十”成色如何?

据深圳市住建局,10月份深圳一手住宅成交2654套,环比+27.84%,同比-20.25%;二手住宅成交2774套,环比+15.58%,同比+60.07%。

至此,深圳交出今年“金九银十”的成绩单。

那么,今年“金九银十”成色如何?通过对比近来年“金九银十”成交总量,即当年九、十月份一、二手住宅成交量总和,可见今年成交量为五年最低;从趋势来看,成交总量已连续四年下行。

具体来看,南方+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金九银十”成交总量不足1万套,为9904套;实际上,2019年、2020年在交总量均在2万+套,于2021年骤减至1万余套,随后成交总量就在1万套上下徘徊。

由此可见,今年“金九银十”成色不足。

住宅供应持续增加,库存高企

供应增加,成交疲软,致库存高企。

数据显示,今年“金九银十”预售的住宅总房源数达到21295套,比2022年同期增加八成,比2021年同期也高出13%。

成交方面,前述提及的,今年“金九银十”成交不足万套,因此让深圳一手住宅库存停留在近5万套的高位。

从去化速度来看,根据最近12个月平均销售2600套计算,当前去化周期上升到18.8个月,创下近46个月新高。

与此同时,二手住宅方面,其挂盘量持续走高。据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披露,截止10月30日,全市超过5.8万套住宅挂盘在售。值得留意的是,9月之前深圳全市挂盘房源不足5.3万套,而仅在9至10月份就增加了近5300套房源。同时,5.8万套的挂盘量也创下今年最高纪录;最低为1月份,彼时仅有3.4万套二手房源挂盘。

评估价下降,买家变相增加首付

另外,南方+获悉,近期深圳的二手住宅的银行按揭评估价正在下降,进而减少房贷金额,变相增加买家首付。

南山一位资深房地产中介告诉南方+,影响比较大的是成交价格低于成交参考价的房源,“以前可以按成交参考价评估,现在评估不到了”。

该中介表示,银行一般参考同一小区同类房源的最近的成交价格,因为房源降价成交,因此银行的评估价会随之下降。例如佳兆业前海广场某户型今年上半年还能成交到950-980万/套的房源,现在成交价在900万以内,银行的评估价自然要调整到900万左右。

另据媒体报道,福田区桐林城市广场二手房最近成交的一套54平方米房源,过往银行的评估价普遍在480万元左右,但最近银行的评估价下调至436万元左右。而在罗湖翠竹片区,也有房产中介经理指出,最近许多小区的评估价都有所下调。

有银行个贷经理表示,每套房源的评估价都会不定时动态调整。这一年深圳二手房价格普遍下调,有银行也会顺应房价的变化而调整评估价。

【撰文/制图】冯少文


编辑 王婷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