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首创!佛山开展中小学生跨学科融合创新研究课题成果路演

佛山大课堂
+订阅

基于SOIT物联网的校园AI储物柜,可以对物体进行识别的智能物联网秤,便捷式高处采果器……11月3日上午,由市教育局及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佛山市中小学生跨学科融合创新研究课题成果路演活动”在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举行。13支优秀学生课题研究团队同台竞技,通过路演的形式,向观众展示和推介他们跨学科融合创新研究成果。

活动颁奖现场。受访者供图

活动颁奖现场。受访者供图

“佛山市中小学生跨学科融合创新研究课题”是佛山市的创新项目,为省内首创。活动面向全市中小学生,研究主题覆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项目重点培养中小学生观察、发现、研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学生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科能力,部分学生课题成果获得国家专利。3年来,立项课题共347项,参与师生超过2000人。其中111项已成功结题,30项更被评为了优秀结项课题。

经过评委专业、公正的评审,5支队伍获得一等奖。广东省教育厅事务中心(广东省电化教育馆)主任唐连章和佛山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定南为获奖队伍颁奖。来自全市近600名教师代表观看了路演,并聆听了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中心(广东科学馆)彭柏洪老师《国家的繁荣兴盛在你手里》的专题讲座。

顺德一中“利用生物智能生长箱探索蔬菜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项目获得此次路演大赛一等奖。“出于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我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这项研究,这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也很好地培养了我们的科学探究精神,让我们对相关学科知识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小组成员陈欢柠说。

学生路演现场。受访者供图

学生路演现场。受访者供图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等有关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精神,逐步形成发现、研究、处理与解决问题等高阶思维能力,佛山市教育局于2021年率先启动了“佛山市中小学生跨学科融合创新研究课题”项目。研究课题旨在搭建学生科学探索与研究平台,在导师制引导下让中小学生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跨学科知识应用和探究实践。

近年来,在导师指导下,学生把学科知识应用于实践情境中,开展应用研究与探索,形成知识应用、科学探究、应用创新、团队合作、国际视野等综合能力,取得了显著效果。

“此次路演活动形式新颖,为我们的学生和老师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在竞技的过程中学习其他兄弟学校的作品和研究成果,也给我们顺德中小学课题研究带来新的思考。我们也将进一步立足科教兴国战略大方向,思考如何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更好地挖掘学生的科研兴趣,让学生在生活大课堂中得到全方位的成长。”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李远良说。

附:获奖名单

一等奖

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

佛山市禅城区张槎中心小学

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初级中学

佛山市南海区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佛山市顺德区杏坛梁銶琚初级中学

二等奖

佛山市顺德区胡锦超职业技术学校

佛山市南海外国语学校

佛山市顺德区天连小学

佛山市三水区西南中学

佛山市南海区狮山石门高级中学

佛山市同济小学

佛山市第三中学

佛山市高明区高级技工学校

南方+记者 王雅铄

通讯员 王蓉丹

编辑 熊琳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