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伴随着阵阵的机械轰鸣声,两台水稻联合收割机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缓慢地行驶在秀水镇田心村的稻田里。原本矗立在稻田里金灿灿的水稻被收割机迅速地收割,在收割机内部完成脱粒任务。在水稻收割现场不远处停放着一台大货车,粮食收购商准备待会用大货车直接把收割好的稻谷运走。
“今年我种植了200余亩的晚稻。为了赶在下雨前把水稻收割完,特意租了3台水稻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秀水镇种粮大户丘永生说,由于缺乏大规模水稻种植经验,为了种出好粮,他先后多次到湖南宜章等地学习大规模水稻种植技术,选择了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油粘米进行种植。在当地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下,预计今年亩产可达700斤。
当询问到是否为水稻销售发愁时,丘永生笑着说,早在水稻种植前他就考虑过这个问题。因此,在去外地考察学习时他还主动向当地人了解他们的销售模式。在此次水稻收割前,他成功的对接了一位湖南粮食收购商,与该收购商达成了上门收购的合作协议。同时,他还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准备与秀水镇强镇富村公司合作,联合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大米品牌。
据悉,2021年以来秀水镇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积极推广黄烟种植。2023年全镇黄烟种植面积700亩,产值360万余元。在提高经济收入的同时,当地党委、政府始终把粮食安全摆在突出位置,广泛开展宣传工作,积极倡导“黄烟—水稻”轮作模式,鼓励有意愿的农户和种植大户在黄烟收获后开展水稻种植。
“开展‘黄烟—水稻’轮作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证粮食产量,还能够减少粮食种植过程中化肥使用量,降低粮食种植成本。”秀水镇农业部门负责人介绍说,种植水稻的好处不止于此,它还能有效减少土壤中的病虫害,有利于保障来年黄烟产品品质。为了能够吸引到种植大户参与“黄烟—水稻”轮作模式,在推广过程中秀水镇还积极落实上级奖补政策,指导符合条件的种植大户向上级申请奖补资金。望着眼前丰收的场景,种粮大户丘永生高兴地说:“今年的成功让我对大规模水稻种植的信心更足了。明年我还要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继续支持政府‘黄烟—水稻’轮作政策。”
下一步,秀水镇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主动谋划、积极协调,继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大力发展黄烟产业,持续扩大黄烟种植面积,积极推广“黄烟—水稻”轮作模式,努力让秀水群众的“粮袋子”满起来、“钱袋子”鼓起来,全力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南方+记者 叶志强
通讯员 何泽安 陈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