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下行、股市行情震荡,如何降低风险、增加收益?北大经济学院副院长锁凌燕等专家给出的答案是——“资产配置”:将投资资金科学分配在不同的资产类别之间。她还指出,随着居民家庭资产持续积累,不断提升的理财需求正在进阶为“配置”需求。
然而,这并非易事。长期以来,“资产配置”是金融业为高净值人群提供的一项专属服务,此外,较高的专业门槛也将大量普通投资者挡在门外。正如蚂蚁财富平台的调研数据显示,七成用户有配置意愿,但不懂如何合理操作。
为了解决该痛点,蚂蚁财富推出了“三笔钱”工具,还设“小目标”功能,让科学配置变得简单可行。“三笔钱”究竟是哪三笔钱?如何实现量身定制的资产配置?投资者要避开哪些理财误区?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趋势:从“全民理财”到“全民配置”
大家都知道“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实际上是怎样操作的呢?
“截至9月30日,华安基金有股债配置行为的投资者中,有近40%的用户股债配置中债券类占比达到九成以上,20%的用户配置中股票类占比高于九成。”华安基金基金组合投资部总监陆靖昶指出,不少投资者“要么大量配置股票”,要么“大量配置债券”,未能实现均衡配置。
而这样的问题,在中国投资者中普遍存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发布的《中国居民人生周期财务规划报告》指出,目前中国家庭金融投资组合的风险分布呈“U”形,以“保守型家庭”和“冒进型家庭”居多,这不利于个人生命周期内的效用最大化。
为什么要做资产配置?“不同类型资产有不同的收益风险特性。”锁凌燕指出,在成熟市场,资产配置决定了90%以上的回报;即使是在新兴市场,资产配置也决定了70%以上的回报。而在价值波动的市场,资产配置对于回报的影响更大。
蚂蚁财富平台数据显示,配置均衡的用户,投资收益体感更好。截至2023年上半年,配置均衡的用户相较欠缺配置的用户,收益率提升88%,最大回撤平均降低6%。
锁凌燕认为,随着我国居民家庭资产持续积累,配置的“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完善,投资者的“配置观”逐步形成,不断提升的理财需求正在进阶为配置需求,且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固了配置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三笔钱”打通资产配置痛点
“今年3月,我们对用户做了一个调研,发现88%的用户知道在投资理财时需要配置,但有70%的用户却不知道如何配置。”蚂蚁财富副总经理郑艳兰指出。
在我国,资产配置经历不同阶段的迭代。过去,传统金融业以1对1的定制化资产配置服务高净值人群;随着全民理财时代的到来,普通投资者也可以在银行、券商、基金等机构获得量身定制的配置服务,除了铺盖面有限,还存在“以销售为导向”等弊端,且配置质量会受到理财经理专业水平的影响。
为此,蚂蚁财富联合学界、业界共同探索智能化的资产配置方案,于11月1日宣布升级“三笔钱”工具,并在投资增值上首创量化目标配置法,推出“小目标”功能。
什么是“三笔钱”?是蚂蚁财富希望帮助投资者形成的配置观念——“攒一笔”“留一笔”和“投一笔”,分别对应的是灵活取用、未来保障和投资增值三部分功能的资金。而“三笔钱”工具则是基于投资者的个人目标和风险偏好,定制包含流动性、子女教育、养老、保障、保值增值等全方位规划的智能化、个性化配置工具和方法。
据了解,备受关注的“第三笔钱”具有高“含科量”。该工具首创了量化目标配置法“小目标”,对投资目标进行拆解和量化,让配置过程有指引、有追踪,这背后是结合用户持仓进行超大规模、多目标的实时运算。郑艳兰介绍:“第三笔钱需经历18亿次计算后,从人均1万个方案中,选出适配度高的配置方案。”
面对震荡行情,郑艳兰指出,除了解决配置的关键问题之外,还需要持续鼓励配置、选品和长期持有的理财观念,才能提升投资者的收益体感。
锁凌燕倡议,行业应合力为投资者构建便捷、高效、可靠的支持性金融服务体系,她还建议投资者要进一步强化“配置观”,提升“配置力”。
南方+记者 张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