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为提升学校课程与教学论教师的专业能力,加深对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全新理解,拓展对我国教育前沿热点与研究的基本认识,激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的学习动力与活力,践行教育家精神,岭南师范学院教务处根据《岭南师范学院“新师范”建设行动方案(2022-2025年)》,组织了30位课程与教学论教师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开展教科研能力提升培训。
人有知学,则有力矣。此次培训邀请了多位在课程与教学论领域有着丰富经验和深厚理论素养的专家学者进行授课。“课题申报常见问题有哪些?如何走出其误区?”,周钧教授的《课题申报书撰写指导》报告,让学员们掌握了如何提高课题申报的成功率;“如何在时代和教育变革的背景下迎接教学模式转型的挑战?如何利用多元教学模式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刘美凤教授的《教育模式的变革》报告,让学员们了解了新时代教育模式的转变和创新;“如何将教学评一体化落实到课堂中?”,王维荣教授的《有效教学的目标、策略与评价——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视角》报告,让学员们从新的角度审视了有效教学的内涵和评价方法。
良师在侧,高山仰止。陈星火副教授的《AI背景下高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报告,让学员们思考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教学效果,更教会大家利用“AI数字播报员”制作新闻报道等技能;董艳教授的《STEAM教育的理论、实践与前瞻》报告,通过世界上有代表性的STEAM课程实践项目,让学员们对跨学科教育有了新的认识;有为才有位,北师大校长助理、未来教育学院院长郑国民教授的《学科教学的新进展》报告,详细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育团队建设工作内容,教育研究虚拟教研室建设、教学成果培育等内容引发了学员们的深度思考和热烈讨论。
学而知不足,思而得远虑。这些报告内容丰富、见解独到,不仅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还通过鲜活的案例和实用的技巧,让学员们可以应用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此外,学员们还参加了学术沙龙,参观了未来实验室,亲身体验了现代科技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了解了它们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为期四天的培训,内容丰富紧凑,学习气氛浓烈,学员们大受启发、明道增慧,也为学校“新师范”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撰文】陈文
通讯员 黄小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