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间地头助力技能提升|汕头市星级“粤菜师傅”名厨走进澄海区

汕头人社
+订阅

近日,由汕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汕头市星级“粤菜师傅”服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乡村行系列活动走进澄海区,以在田间地头授课的方式,邀请汕头市四星级“粤菜师傅”名厨郑洪亮、林若龙面对面和乡厨开展内容实用的教学课程,助力技能提升。

在潮汕地区,有“无鹅不成宴”之说,作为潮汕美食重要代表之一,澄海卤鹅远近闻名。可以说,澄海狮头鹅已成为富有特色的地方美食文化。当天,粤菜师傅郑洪亮以卤鹅制作技艺为切入点,为澄海区莲上镇的乡厨学员们带来烹饪课堂。

“正常制作一只卤鹅需要多长时间?老鹅和嫩鹅的卤制有何不同?……”谈及制作卤鹅的技巧,郑洪亮一边在白板上详细写出制作用料,一边拿烹饪前后的实体卤鹅作为教学案例,向学员们慷慨分享了自己多年以来的实践经验,台下人员边听边记、频频点头。郑洪亮表示,“粤菜师傅”工程实施以来,推动村民致富与菜品研发,将农产品的整条产业链都盘活起来,为振兴乡村增添了新的动能。

2022年,汕头果蔬雕刻技艺入选汕头市第七批市级非遗项目名录。作为粤菜师傅的林若龙同时也是非遗传承人,说起果蔬雕刻时如数家珍。在烹饪课堂上,他表示,在春秋时期,已见果蔬雕刻雏形,到明清时代,宫廷和地方的高档筵席中,经常使用果雕作品。时至今日,果蔬雕刻成为潮菜烹饪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进更多寻常百姓家。

手握一把小刀,刻、削、剔等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一块普通的白萝卜就在林若龙的巧手中变成了一只栩栩如生的玫瑰花,赋予菜品更高的价值。在培训课堂上,林若龙现场展示了果蔬雕刻的技艺,并指导台下学生上手,传承非遗技艺。

在林若龙看来,在田间地头开设粤菜师傅培训课堂,不只是让同学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烹饪技能,更希望加深他们对“粤菜师傅”这一职业的认识和体悟,以一技之长实现多彩人生。他表示,希望每位学员能将培训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教学技能付诸实践,以学无止境的态度,继续深造烹饪技能,推动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带动地方就业创业。

“我们组织了20多位乡村厨师来学习卤鹅制作和菜品的摆盘,大家收获很多。”澄海区莲上镇人社股股长李伟超表示,希望粤菜师傅多来村里教学,提高学生的技能。

此次活动,汕头粤菜师傅们将烹饪课堂开到了澄海区的田间地头,把大榕树下的乘凉点扩展成现场教学点,因地制宜,为当地乡厨和烹饪学生带来了实用的烹饪技巧。在展开内容丰富的教学课程之余,名厨也以通俗的语言让在场人员了解“粤菜师傅”工程在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就业创业当中的重要意义,培育能运用、会传承的“粤菜师傅”技能人才,助力技能提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