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业”,减负提质——佛山市禅城区东鄱小学跨学科主题作业设计经验交流与分享

东鄱小学
+订阅

秋风习习,研途勤勤。作业是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承担着重要的育人功能。作业设计与实施的质量,是衡量课程改革成效的关键尺度,也是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为深入贯彻“双减精神”,进一步落实各级有关作业管理的规定,推动《新课标》的学习与研究,推进作业评价改革、发挥学科育人、作业育人功能,我校于2023年10月30日下午进行了跨学科主题教研活动--作业设计经验交流与分享。

随着双减的落地,我们将目光聚焦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人文性、目标性、趣味性、多样性为导向。单元作业作为单元教学设计的一个有机组成,是为单元学习任务而进行,具有指向性的系列化思维和实践活动。

英语科组长肖国英老师结合获佛山市一等奖的作品《PEP五年级上册Unit Six In a nature park》, 主要从选题依据;探究主题意义,制定设计框架;基于主题意义,重构教学内容;创设多元评价;提升人文价值;学科融合六大方面进行了单元整合作业设计经验分享。肖老师强调在“双减”背景下,单元整体教学和作业设计应该结合新课标理念,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把握单元主题意义,聚焦单元整体,遵循整体性、差异性、趣味性和创新等原则,设计不同层次的具有思维性和开放性的作业,体现作业与课内课外联结、与生活联结、与学科联结,在作业过程中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和身心的发展。

接下来是美术科组郑燕珊老师进行作业设计分享,课题为《多彩的民族纹样》(获佛山市二等奖、禅城区一等奖)。她首先从当下的教育背景、权宜之计、新观念新方法和主题单元式教学分析了本次选题的依据。该单元作业设计选自四年级下册,切合学生的实际,采用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流程以及分层任务设计,每个层次都有针对性、科学性、趣味性。主要体现同一单元主题解决同一问题的教学理念,不仅教会学生“画什么”,还重视培养学生“为何画”,“如何画”等思维能力。一次良好的作业设计不但回顾了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通过作业回顾和深化整个课程的学习技能,真正学会“如何去学习”、如何去研究和结局问题,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当前大单元的学习背景之下,教师进行备课与作业设计时,应该打破单元课文的限制、跳出框架,实现“用新观念对抗老教材”的革新。

紧接着是道法作业设计分享。苏丹老师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为例进行了作业设计分享(获佛山市二等奖、禅城区二等奖)。该单元作业设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课程取向,紧扣家乡主题,以学生最贴切的本地市——佛山入手,由点及面,拓展学生思维,进而加强学生对自己本地家乡风俗和艺术的了解,帮助学生成为家乡发展的新一代建设者。此外,本次作业设计联系了生活实际,设计了“寻”佛山当地风俗、“赏”佛山民间艺术、“辩”佛山之巨变、“扬”家乡文化之美四个环节的学习活动。前三个学习活动意在带领学生走进佛山,逐步学会运用“寻”“赏”“辩”“扬”的方法发现佛山的风俗和艺术之美。第四个学习活动则意在引导学生通过掌握“寻”“赏”“辩”“扬”这四种学习方法,从而产生学习迁移,走出佛山,回归自己的家乡,发扬家乡文化之美。从而达到了解家乡传统文化习俗,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目的。

最后是数学科组黄楚欣老师分享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单元实践作业(禅城区优秀案例送市参评),其作业以新课标内容“通过学科实践活动,培养合作、交流意识,体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数学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为核心进行设计,主要分成三个模块: 基础型作业、挑战型作业和选择型作业,由浅入深,结合实际生活“我会整理分类文具盒”、“我会整理分类书包”、“我会整理分类衣柜”、“我是小小气象员”和“我是环保小标兵 ”五大主题,通过动手与表达相结合的问答与实操作业,加强学生对新知识运用的熟练程度,提升学生动手与表达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分类统计数学思维。

活动结束环节,陈艳允校长为作业设计经验分享的老师们颁发证书。教科研主管行政梁少婷副校长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性发言。

梁校长认为本次跨学科主题教研活动--作业设计经验交流与分享,一方面体现了我校在“双减”政策下,聚焦工作重心,以高质量作业设计为抓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今天分享的四个案例(英语、美术、道法、数学)在上学期佛山市作业设计评比活动中脱颖而出,获得一二等奖或者代表禅城区送市参评的精品案例。另一方面体现了教科研部门在落实“双减”过程中,抓好“关键少数”。今天分享的学科代表就是关键中的少数,他们先学一步,通过“以赛促学”学深了一层。接下来,各教研组要全面铺开作业设计,全员参与,共同推进教学高质量发展,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在作业设计的道路上,鄱小教师们一直在学习和实践。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校将深入巩固“双减”成果,加强作业设计、强化作业管理,让学生的作业减数量提质量,减时长增实效。

教师学习心得交流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文化传承,一个国民不能没有文化自信。本次道法作业设计,四年级老师们结合“新课标"&"双减政策"内容设计,深入佛山文脉,围绕“家与故乡”的概念发散,设计了“寻”佛山当地风俗、“赏”佛山民间艺术、“辩”佛山之巨变、“扬”家乡文化之美四个环节的学习活动,将科学性与趣味性贯穿全过程,让我受益匪浅。

从分享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次的作业体现分阶段、分层次、分难度多维度科学设计,充分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而且,作业内容呈现趣味性、多元性、可操作性,加入更多实践性作业,把学生主动权还给孩子,密切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与场景,如看佛山城市之变化、探传统习俗“走通济”,从中拓展学生视野,提高文化修养。

——马楚珊

“作业设计是教师检验课堂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将知识内化的过程。”一次良好的作业设计不但回顾了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通过作业回顾和深化整个课程的学习技能,真正学会“如何去学习”、如何去研究和结局问题,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当前大单元的学习背景之下,教师进行备课与作业设计时,应该打破单元课文的限制、跳出框架,实现“用新观念对抗老教材”的革新。这就要求教师对于教材有充分且熟悉的了解,也要对小学阶段学科有宏观的大局认识,是新教师目前将要努力的方向。

——叶楚奇

单元作业设计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整合单元设计有效的游戏活动型作业融入到所学数学知识蕴涵于游戏之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在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情境中、游戏中轻松作业,让学生在游戏中边学边玩,学中有玩,玩中有学。

同时,整合单元设计有效的情境型作业,让学生在趣中生疑、疑中生奇、奇中生妙,不断激起学习的欲望。

最后设计开放型数学作业,让学生对所获信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得到不同的解决结果,并且从中发现最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闪烁着学生独特的创新精神,也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思考的快乐感和创新的成就感。

因此在单元作业设计中要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合理、恰当、巧妙、灵活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求“新”、求“全”、求“活”的调控。

——潘熙颂

很荣幸能观摩这次教师会议,经过这次会议的交流与学习,我有了很多收获和感悟。

我们明白到一个好的作业设计需要与学科特点相结合。通过英语、数学、道法、美术各科老师的阐述,我们发现各科的获奖作业设计都非常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比如数学作业设计中,可以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我们要深入了解各科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更具有针对性的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通过联系生活从而巩固知识,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我们要在作业设计中注重增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这次会议也让我们认识到作业设计不仅要关注知识点的掌握,更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在作业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让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总而言之,这次教师会议让我们对作业设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们要结合各学科特点,注重合作学习和培养创新思维,设计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许晓璐

在聚集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教研中,我深受启发,收益良多。  

作业设计与实施需依据课标,立足教材。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中,要合理设定作业目标,科学提供作业内容,整体把控作业难度,合理预估作业时间,灵活选择作业类型,分层设计作业项目,结合学科的特点,在书面和非书面的作业设计与实施有更多而且更大的尝试与实践。如跨学科的融合;教学评一致性;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在作业设计中也有充分的体现。     作业情境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发展学生在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作业设计要遵循“基础类-提升类-拓展类”分层进阶要求,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求,有效提升学生高阶思维水平。

——陈绮婷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