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冬季节,惠州来到叶菜的大面积种植期。为推动叶菜产业高质量、高效益发展,推广叶菜节本提质增效关键技术,近日,在惠东县梁化镇党群服务中心,省农科院惠州分院联合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和惠州市农业农村局科教信息化科共同举办梅菜标准化栽培技术培训班及科技对接服务。
培训班上,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博士骆善伟从梅菜的育苗、定植、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向种植者讲解了标准化栽培技术,其他专家还从品种选择方面提供了专业建议。活动还向当地村民赠送了有机肥、红火蚁防控药、农作物种子等农资。
随后,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专家来到惠州博罗开展科技服务,分别走访惠州市生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博罗县柏塘镇平安合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惠州市吕氏蔬菜专业合作社、惠州康乐菜场、惠州大湖溪苗场等农企和合作社。
根据当地企业主体和农户反馈的技术需求,研究员李桂花重点介绍了该所繁育的菜薹系列品种,及种植表现和经济效益;博士符梅则围绕菜心软腐病、菜心空心、菜心黑心等一些列影响菜心品质的问题进行讲解。
“不同的季节播种不同的菜心品种,才能把品种最好的性状表现出来,获得最大的效益。”李桂花建议,这个季节更适合种植杂交50菜心,更容易表型出该品种的优势。
此次科技下乡服务,激发了惠州农业企业种植叶菜的积极性,许多企业及农户表示,以后将与专家们多沟通,及时解决生产上遇到的问题。
南方+记者 乌天宇
通讯员 季天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