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再度圈粉上海滩,《八和会馆》《白蛇传·情》引粉丝一路追随

南方+ 记者

10月28日—29日,广东粤剧院携粤剧《八和会馆》《白蛇传·情》惊艳亮相上海滩,在天蟾逸夫舞台连演两场,再度以实力圈粉年轻观众。

其中,粤剧《白蛇传·情》是第三次到上海演出,现场不仅有慕名而来的本地观众,更有一批年轻粉丝从全国各地一路追随而来,看了又看。

《八和会馆》演绎“广东大戏”的热血岁月

28日晚,由广东粤剧院出品、演出,著名编剧黄维若担任编剧,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丁凡任总导演,一级导演莫非任导演,一级演员黄春强、优秀青年演员谭清怡联袂主演的粤剧《八和会馆》精彩上演。浓郁“粤”味和精彩武打,使现场气氛热烈非常,掌声不断。

《八和会馆》讲述了清朝同治年间,一群粤剧艺人面对被禁演,顶住困难复兴粤剧,创建“八和会馆”的传奇故事,体现粤剧人“八方和合、和衷共济”的精神风貌。

武打场面和岭南风情是该剧的两大特色。剧中,黄春强饰演戏里的灵魂人物“小武王”新华。他功架扎实、能文能武,将男主角的戆直、忠厚、大义刻画得入木三分。

“踩棍凌空转体”“垫脚双飞燕”“铲台蹬椅”“高台蛮子”等一系列以南派风格为基调的高难度武打动作,刚劲有力、松弛有度,令观众大开眼界,赞不绝口。

自2018年4月首演以来,该剧已演出50多场,备受欢迎。“这次在上海演出,上海的观众非常热情,谢幕好几次,让我十分感动。”黄春强说。

《八和会馆》角色丰富,人物特点鲜明。“00后”优秀青年演员谭清怡饰演女主角翠屏,以“扁担功”把广府绣娘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琼花会馆被毁的危难之际,潘健饰演的刘华东虽不是粤剧艺人,但也为保存粤剧,提出了将本地班改称京班的权宜之计;优秀青年演员黄新辉则反串饰演“勾鼻章”,以“戏中戏”的方式演绎了京剧《四郎探母之“坐宫”》片段,呈现了19世纪广东戏班男花旦的独有艺术特色,令人耳目一新。

剧末的《六国大封相》别出心裁,原汁原味展示了传统的粤剧排场和经典“戏棚官话”古腔,成为了全场瞩目的又一焦点。

一位特意从杭州过来的观众孙小姐说:“江浙有越剧,广东有粤剧,都是姐妹剧种,今晚演出编排十分巧妙,精彩的南派武打,沉甸甸的粤剧历史,看得特别感动。”

一位常住上海的河北观众何静怡自从看了广东粤剧院的演出后,便“入坑”了,还专门去学习粤剧,这次也早早买好门票。她说:“我是黄春强的粉丝,《八和会馆》这个戏,他演得文武兼备,特别打戏太精彩了,看得我目不暇接。”

《白蛇传·情》打动一批批观众

29日晚,莫非担任编剧、导演,一级演员、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曾小敏,一级演员文汝清领衔主演,王燕飞、朱红星联合主演的粤剧《白蛇传·情》再次精彩亮相申城,在天蟾逸夫舞台演绎了白素贞与许仙的动人故事。

凭借着浪漫动人的爱情,唯美大气的舞台,独具韵味的粤剧唱腔,一众名家的倾情演绎,粤剧《白蛇传·情》打动了一批又一批观众。

来自上海的杨先生分享道:“在上海能听到充满岭南气息的粤剧梆黄和广东小曲,赏心悦目。希望广东粤剧院多来上海,多给我们带来好戏。”

舞台上,曾小敏文武双全、唱作俱佳,一动一静、一颦一笑间,将人物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走圆场、持剑对打、孤身吊索,还是挥袖打斗,每一处功夫的展现,都能推动全场气氛,引来热烈掌声。尤其在“伤情”场景中,白素贞身怀六甲,白衣飒飒,舞动长袖,只凭双脚,面对飞来的长枪,自如地左推右挡、前踢后趟。

当她饰演的白素贞撑伞站在桥上,唱着主题曲《圆我的愿》,观众跟随婉转唱腔渐渐入戏。千年爱恋故事,在婉婉悠扬的旋律中凄切动人。

据悉,《白蛇传·情》下一站将前往香港演出。

南方+记者 徐子茗

通讯员 祝燕彩

编辑 钟烜新 李江萍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