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又添一处文艺氛围感好去处!
就 在 翁 源!
它就是——邵谒诗书画碑林
至美者“画”,至情者“诗”,至性者“书”
一位享誉国际的韶关籍艺术家
凭借一块晚唐文化遗址“书堂石”
集合社会力量
将三者完美融合
打造出一处不可复制的岭南书堂文化景观
为善美韶关再添光藻
29日,涂志伟美术馆十周年庆
暨邵谒诗碑林·邵谒展厅·涂夫书画厅开幕活动
在翁源举办
社会各界人士齐聚滃江之畔品诗赏画
走进翁源文化名流的精神世界
追慕“书堂遗风”的至情至性
体验“风雅翁山”的独特魅力
开幕活动现场。
翁源是广东历史上16个最早建制县之一,山川毓秀,人文荟萃,是著名的诗书画文化之乡。涂志伟美术馆由旅美著名油画家涂志伟亲手设计和出资兴建,是全市唯一一家专业性美术馆,馆内藏有涂志伟艺术作品2000多幅,长期展出作品700余幅,2013年10月落成至今已免费接待观众210万人次。
2020年10月,涂志伟美术馆被评为广东省一级美术馆(民营),是全省八家一级美术馆之一,也是目前我省除广州、深圳外唯一一家省一级美术馆(民营),是韶关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群众艺术欣赏和美育的公益平台。
邵谒诗碑林与涂志伟美术馆隔河相望,由涂志伟策划、设计、出资,邀请海内外32位书法名家书写翁源籍晚唐诗人邵谒存于《全唐诗》中的32首诗,并将这些书法作品刻于碑石上,历时5年制成碑林。
艺术家还在邵谒诗碑林的入口处设计了一座西门楼。其中,二楼为“邵谒展厅”,三楼为“涂夫书画厅”,展出革命文艺家涂夫的书画作品52幅,部分为涂夫在革命期间所创作,至今依然保存完好。今天,邵谒诗碑林正式建成开放,为美育大众提供了更多载体,标志着以涂志伟美术馆为核心的“南岭文化艺术体验基地”基本建成。
△邵谒展厅
△涂夫书画厅
涂志伟:
唐代文化遗址书堂石是邵谒当年读书的地方,我建美术馆就是想传承书堂石的文化,建邵谒诗碑林和邵谒纪念馆也是如此。我觉得将来还需要更多人来做这件事,大家一起推动家乡的文化事业。
活动中,大家依次参观了邵谒展厅、涂夫书画厅、邵谒诗碑林和涂志伟美术馆建馆十周年回顾图片展。活动吸引了上千名群众参与,不少市民从韶关各地赶来一睹盛会,个性各异的石碑更是吸引孩子们在现场观赏……
一家“古风迷”仪式感满满,从市区赶来诗碑林打卡。
小朋友在辨认篆书。
大家在展厅参观留影。
活动现场还宣布“大山走出的追光者——涂志伟艺术人生情景剧创作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涂志伟美术馆
翁源籍旅美油画大师涂志伟鸿雁往返,劳心劳力,用十余年时间在故乡亲手设计兴建了涂志伟美术馆、邵谒诗碑林等一个个标志性文化景观,在滃江三华地段两岸,打造出一条以“书堂石”为轴心的公益性艺术景观带,带动三华艺术村、新岭村、六里等周边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绘就了一幅岭南书堂文化振兴蓝图。
在涂志伟美术馆落成10周年、邵谒诗碑林正式开放之际。让我们走进这片自然与人文相生而成的宝地,听艺术家为我们讲述浸润在他艺术生命中的“书堂遗风”。
新闻知多D
此次开放的邵谒诗书画碑林
是邵谒诗的独特呈现
也是一次跨艺术形式的尝试
邵谒是出生于
翁源县的晚唐著名诗人
也是现实主义诗派的客家诗人
当时与张九龄齐名
被誉为唐代“岭南五才子”之一
邵谒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
有诗十集,今不存
有32首诗入选《全唐诗》
大多反映百姓疾苦
怜贫惜弱和抨击反动统治
他为人刚正不阿
写诗作文多针砭时弊
是一位人民诗人
被誉为翁源的诗祖
来源:韶关发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