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大数据精准放贷,广州为中小企融资超15亿

南方+ 记者

10月25日,由广州互联网协会、广州市数字经济行业工会联合会主办的2023广州互联网+新经济峰会在广州举行。广州供电局数字运营中心工程师王泽昊作《区块链与能源互联网-区块链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应用》主题分享。

他介绍,广州供电局作为南方电网区块链平台的9个分节点之一,具备了数据上链等等一系列功能,不仅具备区块链的常规技术功能,同时也具备对外跨链对接的核心功能。当前已经完成了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区块链底层平台与数字政府对接。

例如,针对城中村用电隐患的业务场景,将存量数据转为跨链共享的方式进行对接,同时启动与中国移动跨链对接的合作,联合广州三大运营商、自来水公司、燃气公司打造了一站式联合联办业务,为用户提供了联合报装、缴费账单等服务,通过区块链以更安全的方式实现数据共享,打消了大家对共享数据的安全顾虑。

王泽昊总结区块链在电力领域的一些具体应用场景,第一个是基于区块链的“虚拟电厂”运行管理平台,当全社会用电量高速增长,带来了高峰时段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仅依靠电源侧缓解是不太够的,唤醒需求侧的沉睡资源迫在眉睫,新办法就是应用现有的分布式储能资源,通过信息技术和软件系统实现分布式电源储能和可供复合多种分布式资源的聚合和性能优化,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的协调管理系统,区块链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则是解决了分布式的可行性交易、虚拟电厂分布式协同互互动等关键技术,破解了规模化灵活资源的聚合控制等难题。

第二个应用场景是基于区块链的碳排放可信数据管理。很多企业在监测、上报碳排放数据更多还是依赖企业手工填报,以及委托第三方填写报告,存在统计不精准、难核实等问题,急需革新碳排放监测方式。新的解决方案是上线基于区块链的碳排放数据可信管理应用的“穗碳小”程序,通过统计企业电力、热力、油品、煤炭、天然气等能源消耗品的经营情况,同时根据碳排放核查指南,核算企业的碳排放数据,以此大幅降低,甚至减免企业自己再找计算方来核查自己碳排放的必要性,可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金融机构在给企业发放贷款时,可能收集到的一些数据,比如注册资金、运行状况可能存在造假,甚至有些企业申报了一个空壳企业去贷款。虽然银行也很有经验,但有时也无法从申报材料里核实企业的经营状况,但企业用电量就是一个最直观反映企业生产状况的一个指标。”王泽昊说。

他举例说,如果这家企业是生产型企业,比如服装加工厂,那缝纫机等机床在运作时,用电量与生产量成正比。用电量数据对金融机构来说就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可以共享的一个数据。金融机构可根据上链的用电碳排放数据,生成碳信用报告,推动金融机构依次展开产融对接。

他介绍,“穗碳计算器这”由广州工信局联合广州供电局共同发布,已累计注册用户超过6000家,“穗碳计算器”绿色金融专区上线的绿色金融产品已累计为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超过15亿元。

第三个应用场景则是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储能管理,上线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储能资源管理应用,将电网侧、用户侧的储能资源运行数据和结算数据上链,从而提高储能的安全性,保护电力交易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王泽昊表示,未来可能会探索一些绿电认购和增值服务等区块链技术应用,推动开展跨省市的绿电交易等等。同时也考虑探索电子签名加区块链的落地场景可行性,调研内外部电子签的试点情况,还会调研探索基于区块链供应商可信的数据管理与动态评估的技术。

南方+记者  郜小平


编辑 刘静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