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客属第32届恳亲大会将于11月7日至9日在赣州市龙南市举办。10月24日至27日,中央、省级、大湾区等媒体记者组成采访团参加“五洲客家音 四海桑梓情——世界客家摇篮赣州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前往了赣州信丰县、安远县、定南县、全南县、龙南市,感受赣州奇山秀水的独特魅力,了解璀璨夺目的客家文化,领略多姿多彩的客家风情。
湾区媒体赣州行|全南县:“擂”出传承与希望,打造大湾区旅游康养目的地
体验擂茶现场制作,感受雅溪古村的厚重文化,沉浸天龙山的武侠风情……10月26日,采访团走进了位于赣州市全南县的雅溪古村和天龙山景区。
“擂”出了传承,“擂”出了希望。“我们客家人离不开擂茶!”今年60余岁的廖永传,从事客家擂茶技艺传承40余载,为了圆“让擂茶走进千家万户”的愿望,廖永传积极配合文化部门,在雅溪景区进行擂茶活动与擂茶讲授工作,参加非遗进景区、进学校、进社区和进商圈擂茶展示活动,参与省内外客家擂茶宣传推介活动……“活”起来的擂茶更跑“火”。
在很多客家地区以及赣南的很多县市都有擂茶,但由全南县申报的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在2014年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雅溪的擂茶,是用新鲜茶叶加上糯米所制,配上自家种的花生芝麻等,似茶如汤,香气四溢。讲究天然、质朴、和谐的擂茶,不仅符合中国传统文化标准和礼仪规范,而且与追求精行俭德和修身养性的观念一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追求中的“天人合一”。
“雅溪围屋玲珑秀美,客家擂茶清香可口,在这里还能观赏到客家民俗。”前来雅溪古村景区观光的广州游客方先生说,这里的擂茶、磨斋等客家美食很诱人,吃一口让人回味无穷。
赣州市全南县拥有1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个省级以上的非遗项目,8个市级非遗项目,14个县级非遗项目。全南县利用非遗项目创编的《车马灯戏》《瑶族花棍舞》《擂茶舞》等特色节目,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沉浸式演出《雅溪唐鉴》,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好评,有效地传播了客家特色文化。
笔者了解到,雅溪古村在项目开发运营上,充分尊重村民意愿、考虑村民利益,引导村民实现村门口就业,鼓励农户以租赁、入股等方式流转闲置房屋,改建成民宿、餐饮、酒吧、茶室、书院等业态,原先村内破旧的土坯房,现在摇身一变成了由原住居民经营的旅游商铺,盘活了“沉睡资产”。随着景区人气越来越旺,带富了一方。
乘缆车俯瞰翠绿森林、登峰顶观赏云海如画、踏足玻璃栈道体会别样刺激……全南天龙山景区,令人不由升起“望峰息心,窥谷忘反”之感。
“天龙山峰插云霄,桃江曲折环山绕,四季不凋青春色,人杰地灵出英豪。”明代理学家王阳明曾在全南县天龙山留下千古佳句。
如今的天龙山景区植入《天龙八部》IP,在客家文物中巧妙地融合了《天龙八部》的武侠文化和天龙山的禅修文化。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到了《天龙八部》的世界:曼陀山庄临湖而建,木婉清吧幽静雅致,乔峰杏子林光影斑驳……其中天龙八坊以仿古建筑为主,白墙灰瓦、客家围屋的建筑很有特色。
天龙山景区位于大广高速全南出口一公里处,随着赣深高铁开通,天龙山景区已成为赣州乃至江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全市客家文化旅游区的核心景区。
全南县立足绿色生态优势,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康养目的地。全南坚持全域打造,高端建点、精品连线、一体布面,推动景、城、乡一体化发展,持续提升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及2个省4A级、3个省3A级乡村旅游点,主动融入大湾区旅游合作联盟,加快建设服务大湾区的旅游强县。
消费业态创新,市场活力迸发。全南县通过开展“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加大资金投入、出台惠民政策,强化产品供给、引导企业让利、全面服务企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文旅市场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同时,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坚持“无节造节,有节造市”,举办“非遗”文化旅游节、“寻味全南”、夜游桃江等活动,以多样化高品质供给满足旅游消费新需求,让商圈人气“聚”起来、夜间消费“火”起来、市民生活“乐”起来。
【撰文/摄影/视频剪辑】张博
【视频素材】赣州市融媒体中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