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媒体赣州行|龙南市:活化围屋保护与利用,推动客家文化创新发展

南方+

世界客属第32届恳亲大会将于11月7日至9日在赣州市龙南市举办。10月24日至27日,中央、省级、大湾区等媒体记者组成采访团参加“五洲客家音 四海桑梓情——世界客家摇篮赣州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前往了赣州信丰县、安远县、定南县、全南县、龙南市,感受赣州奇山秀水的独特魅力,了解璀璨夺目的客家文化,领略多姿多彩的客家风情。

00:28

湾区媒体赣州行|龙南市:活化围屋保护与利用,推动客家文化创新发展

10月27日,采访团走进世界客属第32届恳亲大会举办地,也是围屋之都的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龙南市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围屋之乡”,376座各具特色的围屋占赣南现存客家围屋的70%以上。

据讲解员介绍,关西新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2004年在赣州召开的第19届世客会唯一外景指定参观点,关西围景区在打造过程中,将关西新围、西昌围、田心围、鹏皋围、圳下围、大书房等六座风格迥异的客家围屋整合成一个围屋群。

关西新围集“家、祠、堡”为一体,与大宅配套的还有花园、戏台、书院等建筑。关西新围与老围“西昌围”相对映,俗称为“新围”。围屋坐西南朝东北,平面呈“国”字形,围墙高约8米,墙厚1米,围屋四角各建有一座约11米高的炮楼。

关西新围是迄今国内外发现方形围屋中保存最完整、功能最齐全、规模最大、结构最严谨、最具代表性的客家民居,是不可多得的珍贵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随后,采访团来到江西省龙南市武当镇的“岗上围屋群”,发现小小的村落间竟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客家围屋23座之多,不愧是“世界客家第一村”。

据武当镇党委副书记林健介绍,这里的围屋始建年代从明朝至清朝不等,既汇集了客家的古朴遗风,又彰显了南方地域文化特色,是龙南一处典型围屋群,也是客家围屋建筑文化的代表之一。在第32届世客会即将到来之际,岗上围屋群以崭新形象展现,将是向全球客家人展示龙南围屋文化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据了解,岗上围屋群地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南武当山3公里范围内,距离武当梦里桃乡乡村旅游点仅0.5公里。依托区位优势,当地以原生态客家围屋群为主线,客家文化为内涵,周边环境景观为依托,在还原客家围屋原貌的基础上,对围屋群进行修缮改造,丰富客家传统文化体验,打造了集文化展示、文化交流、文化休闲、文化体验、文化养生度假于一体的“世界客家第一村”。

近年来,龙南市聚焦“打造世界级客家文化名城”目标,在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过程中,通过实施乡贤乡居、围屋保护、民宿建设“三轮驱动”做好“老屋+”文章,有效促进了文化融合、环境提升、人才集聚,探索出一条农村“老屋复活”改革新路子,打造了一批焕发活力、留住乡愁、宜业宜居的美丽乡村,不仅让老屋“活下来”,更助力老屋“活起来”。

当前,该市正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改革,促进客家非遗项目更好地保护传承、活化利用、可持续发展。融合客家文化、自然美景、村落建设于一体的岗上围屋群特色旅游项目,便是龙南市以活化围屋保护与利用,推动客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个缩影。

【撰文/出镜/摄影】张博

【视频剪辑】张博、黄靖逵

【视频素材】赣州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 王婷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