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斗门区大赤坎村的一家老字号,
凭借传承三代的配方和手艺,
制作出独特风味的咸口脆皮烧鹅,
这味俘获众多食客的“金牌菜”,
原来背后有“玄机”
......
1.DOUMEN
60分钟烤制
荔枝柴赋予灵魂果木香
斗门区斗门镇大赤坎村,在地图上并不起眼,但在众多广东吃货的心中却是很有分量。
一家门面看着很不起眼的鸿图酒楼,就是他们心之所往的地方。这家老字号,凭借着传承的秘方,遵循传统技法,制作出的烧鹅风味独特,不但在当地家喻户晓,更是让不少饕餮循味而来。
每到饭市时间,食客们总会迫不及待,在烧腊橱窗前排起队,等候着新鲜出炉的美味。龙眼荔枝柴古法烧腊,最让他们念念不忘。
后院内,火焰舞蹈热气升腾,香味随之弥漫开来。酒楼创始人赵国宇盯着炉火,把控火候,观察着烧腊的变化。
对他来说,每一个步骤,对于出品都很重要。就连木柴的选取,赵国宇都有要求——必须是质地坚硬耐烧且少烟的荔枝柴。
“这些柴枝不易点燃,但火旺耐烧。更为重要的能让烧腊增添荔枝木的果香味。”他说,“它烧出的烧鹅,味道层次会更丰富、更有灵魂。”
在时间和热力的作用下,挂在柴火下的鹅,油脂被高温逼出,逐渐变得通体金黄。
“烧鹅要脆皮并不简单。”有着几十年经验的赵国宇深谙其道。
其实,烧制的60分钟,已经是美味出街的最后一关。在此之前,有着繁琐讲究的工序。腌制、入料、穿连、挂钩、晾坯……在他看来,每一个细节的变化,都能影响最终的出品。
“出炉!”烧制完成的烧鹅被送到橱窗。
手起刀落,赵国宇将砧板上的烧鹅开膛。酱料流出,香味扑鼻,心中的馋虫瞬间被勾了出来。
这时候的烧鹅,鹅皮轻薄酥脆,底下的鹅油甘香不腻,鹅肉香甜鲜美,细腻柔嫩,连骨头都入了味。
将烧鹅蘸上酱汁,味道更有层次,果木香久久不散,着实让人满足。
这一味脆皮烧鹅,鸿图酒楼每天烧制20只,仍供不应求。开店35年,至少卖了250000只…...
十佳金牌菜
「 龙眼荔枝柴烧排骨 」
除了招牌脆皮烧鹅,被评为斗门镇的“十佳金牌菜”的龙眼荔枝柴烧排骨,同样是到店必点。
选用当天清早新鲜的水肋排,改花刀后用秘制酱料腌制,而后就可以挂入泥炉中以龙眼或荔枝木熏烤,最后再挂蜜烘焙。
出炉后的烧排骨果木香丝丝萦绕,口感焦糯,肥瘦相间,入味而不腻,其美味让人流连。
酥脆独特
「 秘制烧猪大肠 」
通常吃的猪大肠主打软嫩Q弹,而赵国宇制作的烧猪大肠却不太一样。
明火烧制的大肠,表面焦脆带有炭烧的独特香气。
一口咬下,微焦的外皮带来了绝佳的酥脆口感,蘸上甜辣酱送入口中,咸香甜辣、层次丰富,随着脆韧和油脂缠绵着滑入胃中,美食带来的满足感也涌上心头。
/// · ///
2.DOUMEN
坚守传统老手艺
让美味代代相传
好的味道,往往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血积累。赵国宇掌握的“秘技”,同样如此。
他说,父辈在年轻时就在大赤坎合作社饮食店做烧味营生,配方、手艺传承至今已近百年。
赵国宇十来岁起,就在后厨帮忙,并在父亲的指导下,逐渐掌握斗门传统烧腊的配方工艺。
“什么都可以丢,但是祖传的老手艺不能丢。”作为龙眼荔枝柴烧腊的传承人,赵国宇一直谨记父亲的叮嘱和教诲。
1988年,赵国宇开始独立创业,于珠海前山创办了鸿图酒楼的前身——七连茶楼。后于1991年搬迁回斗门镇大赤坎村,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
▲墙上满满的荣誉,无不彰显着它有口皆碑的美味
烧腊最讲究的是火候和味料,无论多一分还是少一分,都会对口感产生影响。数十年岁月的经验积累,让赵国宇研制出了独特的火候和味料,并一直延续下来。
“目前市面上在售的烧腊大多倾向新会古井风味,偏甜,而我们的烧腊更偏咸一些。对于烧腊来说,咸口风味可以突出香气,这也是斗门传统的味道。”赵国宇说,为了保持原汁原味,他一直坚持自己动手,全程手工烧制的传统工艺。
坚持传统却并不古板,近年来,赵国宇还研发创新出许多新菜色——口味咸香的铂锡盐插虾、入口即化的嫩豆腐、甘香吕饼、乡下私房菜(薏米)等等。花样繁多的菜品深受食客的欢迎和喜爱。
“我想将鸿图酒楼打造成斗门的品牌,让更多人了解这里的饮食文化。”赵国宇说。
如今,赵国宇正打算逐步把酒楼交给儿子,相信在三代人的努力下,斗门的美食文化将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一道色香味俱全、
越食越有味的名肴,
往往凝聚了烹饪者的匠心。
荔枝柴烧腊,
不仅是引以为豪的美食,
更是斗门文化的承载。
鸿图酒楼
地址:斗门镇大赤坎村中心球场
电话:0756-5798139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