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场上的他们,都是winner

南方+

本文收录于专辑#南方读+#

这个十月,中国进入“亚运时间”。亚运会、亚残运会接踵而至,为世界呈现精彩的体育盛宴。

10月28日晚,杭州第四届亚残运会将举行闭幕式。本届亚残运会吸引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200人参加,其中运动员近3100名,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

中国代表团交出了亮丽的答卷,在赛场上的表现振奋人心。昂扬的斗志、顽强的精神、蓬勃的生命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心相约,梦闪耀”,短短六个字,道出运动员们跨越山海、奔赴梦想的坚定与不屈。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段自强不息的故事,在命运的主场,他们都是winner。

00:29

全场沸腾!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中国代表团入场

“水中飞鱼”

10月26日上午,杭州亚残运会女子100米蛙泳SB6预赛,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赛场上,现场不少观众高喊出她的名字:“钱红艳,加油!”

或许你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但她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称呼——“篮球女孩”。

20多年前,一个女孩用半个旧篮球行走的照片,感动了无数人。照片上的人,就是钱红艳。

如今倔强而清澈的笑脸依然清晰,平添几分坚毅和成熟。人们再见时,她已站在世界级的比赛场上,多了一重身份——杭州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游泳运动员。

00:21

站上赛场,已是英雄!篮球女孩钱红艳现身杭州亚残运会

一头扎进水中的钱红艳,像飞鱼一样冲出去,留下漂亮的水花。为了能在水中控制方向、游动自如,钱红艳没日没夜地练习仰卧起坐、俯卧撑,从不叫苦叫累。

就是这样的钱红艳,在2009年云南省第九届残运会上,一举夺得3枚金牌;201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残奥会,获女子100米蛙泳比赛第九名;2019年天津残运会,收获S7级女子游泳400米铜牌;直到这次站上杭州亚残运会的舞台,尽管排名第9止步预赛,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钱红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任何突破都是从无到有,只有大胆想象、超越自我设限,才能创造历史。

“科比男孩”

10月19日,在男子轮椅篮球比赛现场,身穿9号球衣的秦旭磊成为全场焦点。他一人拿下17分,助力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秦旭磊(中)

秦旭磊(中)

2013年,13岁的秦旭磊在《开讲啦》节目中见到了偶像科比,他在现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我现在是一名不太专业的运动员,但是我想接受你的训练,哪怕是凌晨四点(科比曾说‘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激励人们要早起努力)。”

科比听到他的经历,向他竖起大拇指,还微笑着轻拍秦旭磊的肩膀,拥抱他,教他投篮的姿势,并在篮球上签了名:“带着爱,为挑战而活(live to challenge with love)。”

这句话带给秦旭磊极大的鼓励,对秦旭磊而言,科比不仅是篮球路上的领袖,也因他的精神指引自己一路前行。

亚残运会赛场上,三分球是秦旭磊的拿手好戏,他也凭借这手“绝活”,多次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这不禁让人想到10年前,秦旭磊面对记者许下这样的愿望。“我想参加中国轮椅篮球队,去参加残疾人奥运会。怎么才能加入啊?是不是把篮投准就行?”

当时,秦旭磊的父母原本以为孩子是一时兴起,没想到,秦旭磊的“投准”,是一球一球地练,春夏秋冬地投,把自己“投”到了亚残运会。10月27日,亚残运会男子轮椅篮球比赛正式收官,中国队获得第四名的成绩。

现在,秦旭磊的努力有了更具体的方向,亚残运会结束后,他为自己设下更高的目标:向残奥会发起冲击。“我会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一步一个脚印去努力。”

每一项新纪录,每一枚奖牌背后,都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梦想。

“滚动人生”

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曾说:“残疾人运动是唤醒人类良知的运动。”人们总是从这种对生命的共情中,分享人类挑战极限的喜悦,收获一次又一次感动和来自心灵深处的触动。

本届亚残运会赛场上,不乏广东运动员的身影。此次广东派出了8名教练员、10名工作人员、53名运动员,参赛人数创下历届亚残运会之最。这其中,来自广州的硬地滚球运动员杨贝贝,首次参加亚残运会就拿下了一枚金牌。

夺冠后,杨贝贝将双手高高举过头顶,向观众席比了一个大大的爱心,一如两年前站在全国第八届特奥会领奖台上。

杨贝贝比心

杨贝贝比心

“她虽然无法控制自己的表情,但知道如何表达心中的爱。”身患脑瘫的杨贝贝说话吃力、肢体不能自控,但她的笑容,温暖了赛场的每一个人。

在成为运动员之前,杨贝贝是广州康复实验学校的一名普通学生,她热爱读书、热爱写诗、热爱摄影,是个爱好广泛的“文艺青年”。2016年,广东省硬地滚球队来选拔运动员,杨贝贝成功被选中。但当时“自理能力信心为零”又自卑的她,内心却对自己感到怀疑。

硬地滚球这项运动规则和冰球有些相似,既考验球路部署,也需要精准控制轨道和出球点,才能保证每一次投球有效。杨贝贝对自己没有自信,她的肌肉总是不听使唤,有时还难以顺畅地说出自己想法。这样的自己能行吗?

“去吧,去尝试一下不同的人生。”妈妈的鼓励,让杨贝贝迈出第一步。训练5个月后,杨贝贝参加硬地滚球全国锦标赛,首次比赛就拿到了冠军。在2021年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杨贝贝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将两枚金牌收入囊中。

在这个过程中,有高潮,也有低谷;人与人之间的爱与信任,让她始终坚持。

“硬地滚球就是我生命的一束光,它让我找到了自我价值。”在杨贝贝看来,她的生命还有很多可能。

亚残运会赛场的精彩,远不止竞技体育带来的魅力,更有直击人心的暖心时刻——

“这是一种意外的幸福。”

伊朗“手枪女王”萨雷赫·贾万马尔迪带着3个月大的宝宝一起上台领奖,嘉宾将银牌套在宝宝身前,还特地送上“吉祥物”飞飞。温馨一幕,萌翻全场。

00:16

亚残运会女运动员带着宝宝一同领奖

“这是我爸爸的第27块金牌!”

在场地自行车混合团体竞速赛中,由李樟煜等人组成的中国队获得金牌,并打破亚残运会纪录。夺冠后的李樟煜奋力奔向儿子,那一刻,父爱的光比金牌更耀眼。

00:25

夺冠后的李樟煜奋力奔向儿子

“他从我的领跑员变成了我的拉拉队。”

在田径女子100米T11级决赛,运动员刘翠青有两位领跑员。身边的是陈圣明,带领她以打破纪录的成绩夺冠;看台上的是徐冬林,虽然因伤退赛,但依然坚定地为她加油呐喊。

01:01

“他从我的领跑员变成了我的拉拉队。”

有很多人钟爱看亚残运会,不仅看比赛、看对抗,也更关注一个个生命如何向阳而生。

“桂花开时来杭州。”热血与励志并存,激情与温情同在。这是本届亚残运会带给我们最大的感动。

致敬,每一个不平凡的你!

(部分内容自人民日报、云南网、潮新闻等)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交通918、新湖南客户端、橙柿互动、美丽浙江等

【话题研究员】辜继漫 朱丹 吴晓娴

【策划】胡良光 魏伯航

编辑 朱丹
校对 蒙骏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