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对决!36位“粤菜师傅”在石龙比拼厨艺→

宜居石龙
+订阅

日前,由石龙人社分局和镇总工会联合主办,镇妇联、乡村振兴办、团委、餐饮行业协会协办的“2023年石龙镇‘粤菜师傅’厨师职业技能大赛”在石龙镇职工业余学校举行。石龙镇党委委员、总工会主席黄顺明,副镇长陈宇博,石龙人社分局、餐饮行业协会负责人,以及镇总工会、农林水务局、妇联、团委、职校相关负责人等参加活动。

“粤菜师傅”同台PK

开幕式上,黄顺明表示,石龙的烟火美食向来深受市民的喜爱,诞生了许多口碑美食和餐饮品牌,是石龙对外宣传的一张闪亮名片。本次比赛为选手们提供了一个切磋技艺、交流经验的良好平台,她希望大家赛出水平、赛出风格,并要求相关部门全力把本次大赛办成高质量、有影响、有特色的赛事,将石龙的传统粤菜文化发扬光大。

据了解,本次大赛采用实操竞赛方式,来自餐饮行业和村(社区)的12支代表队(共36人)需在指定时间内,完成两道菜品的制作与烹饪。比赛菜品共有两道菜,一道是指定菜品(烧腊),另一道由选手自选菜品。为保证公平性,大赛邀请了专业人士和领导嘉宾组成评审团,对参赛菜品的色、香、味、型、创意、难度等方面进行评分。每道菜总分100分,两道菜的得分成绩相加为最后竞赛成绩。

在选手代表、裁判员代表进行赛前宣誓后,陈宇博宣布“粤菜师傅”职业技能大赛正式开始。各位选手马上全神贯注投入比赛,切菜备料、颠锅甩勺、煎炒烹炸……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的绝活绝技,有的在调味方面进行创新,用秘制酱料腌制肉类,带来别样风味;有的对烹饪方式进行调整,融入西餐、湘菜等元素;还有的在摆盘方面进行考究,将色彩搭配和雕刻技艺都运用到美食制作上,用美学升华美食。

参赛选手 李先生

“我们今天准备的菜品是叉烧和牛肉,”参赛选手李先生介绍,“这些菜品的制作难度不大,但要很好地掌控刀工、火候等烹饪基本功。希望我们的菜品可以征服评委的味蕾。”

在选手们的精心烹饪下,“吊烧琵琶乳鸽皇”“明炉烧鹅”“游龙戏珠”“皇后锅黄金鸡”等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品逐一呈现在桌面,可谓是琳琅满目、创意十足,让人垂涎欲滴。

经过精彩激烈的角逐,比赛最终决出一、二、三等奖,优秀奖与最佳表现队奖。领导嘉宾分别为获奖队伍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并为获评委打分最高的“金牌烧鹅”“游龙戏珠”“烽味黑金叉烧”三道菜品的队伍授予“石龙镇金牌粤菜”荣誉称号;获一等奖队伍的主厨授予“东莞市技术标兵”荣誉称号;获二、三等奖队伍的主厨授予“石龙镇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石龙镇金牌粤菜”荣誉获得者

<

△一等奖获奖队伍

<

△“东莞市技术标兵”荣誉获得者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非常感谢石龙镇委、镇政府为厨艺爱好者们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在这个比赛中,我们可以切磋厨艺、以‘厨’会友,更好地展示厨艺技能风采、传承弘扬工匠精神。”获得一等奖队伍的主厨说道。本次比赛在实现了石龙“粤菜师傅”相互交流烹饪技艺目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广石龙美食,弘扬粤菜饮食文化,促进石龙镇粤菜餐饮事业繁荣发展。

石龙全力推进“项目制”技能培训工作

据了解,“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是广东省委、省政府落实党和国家部署的重大改革举措、重大民生工程,旨在解决民生痛点难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近年来,石龙镇根据东莞市实施打造“技能人才之都”人才工作规划和落实《东莞市技能人才培养五年行动计划》要求实施产业人才培养方案,全力推进“项目制”技能培训工作,其中包括“粤菜师傅”、电商、日语等培训课程。石龙镇已连续五年举办“粤菜师傅”培训班,累计培训粤菜师傅超600人次,助推粤菜饮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其中,石龙人社分局以“职业培训+就业创业指导”模式,委托石龙职校开办全镇“粤菜师傅”培训班。该培训邀请经验丰富的厨师进行授课,采取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操作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整个课程涵盖粤菜烹饪、食品安全、餐饮管理、职业道德、就业创业指导等,有效推动石龙粤菜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石龙饮食文化影响力。

接下来,石龙人社分局将继续深化“技能人才之都”建设,聚焦“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工作,为劳动者搭建更广阔的成长平台,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建设“精致石龙、魅力名镇”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出品|石龙镇融媒体中心

文|刘淑欣

图丨刘淑欣 李泽峰

视频|李泽峰

编辑|陈嘉莉

校对|陈嘉欣

编委|陈毅德

审发|李晓军


*任何媒体及微信公号若要转载本文,应提前告知本号,获得授权后请清晰标注出处为微信号“宜居石龙”,否则一律举报抄袭并追究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