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健康是每个人幸福生活的共同追求,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为响应健康中国行动,持续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在2023年中国医师节之际,中山一院大健康传播中心特别策划“百医百答”科普项目。今天推出第28期《孙灿辉:小肠疾病,要用什么诊断利器?》
小肠是胃肠道中最长的一段肌性管道,自然充盈不良且走行蜿蜒曲折,相互重叠。普通的胃镜、肠镜检查不易观察其病变。CTE、MRE是目前小肠疾病影像学检查的主要方法。
什么是CTE?
CTE是CT-enterography的缩写,即CT小肠造影,是一种肠道准备后进行的CT检查。经口引入对比剂使肠腔内充盈液体适度扩张后,再利用多层螺旋CT对全腹及盆腔进行快速、薄层扫描以显示小肠及相关病变。扫描方法包含CT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通过轴位薄层图像重组出冠状位、矢状位或任意方位的图像进行观察。CT增强是通过静脉注射碘对比剂。
▲CT小肠造影
什么是MRE?
MRE是MR-enterography的缩写,即MR小肠造影,是一种肠道准备后进行的MR检查,与上述CT检查一样,经口引入对比剂使肠腔内充盈液体适度扩张后,再利用MR对全腹及盆腔进行的影像检查方法。扫描方法同样包含MR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可获得多种序列的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图像。MR增强是通过静脉注射钆对比剂。
▲MR小肠造影
CTE和MRE需要检查多久?
CTE检查总时间约1小时10分钟,MRE检查总时间约2小时,这里均包含了口服对比剂等待的时间约1小时。CTE、MRE可无创地显示整个消化道情况,图像具有良好的时间及空间分辨率,不仅能够提供小肠肠腔内的信息,而且可清晰显示肠壁以及肠外的情况,而后者正是内镜所观察不到的;对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及可能的并发症(肠瘘、腹腔脓肿、肿瘤肠外侵犯、淋巴结转移等)进行评估,同时还可以清楚地显示肝、胆、胰、脾、肾等腹腔脏器以及腹腔动静脉血管有无异常。
哪些患者考虑做CTE或MRE?
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患者,临床考虑可能是小肠病变引起的患者:
1. 怀疑或诊断明确的小肠炎症性病变,如克罗恩病等;
2. 怀疑或诊断明确的小肠肿瘤;
3. 怀疑小肠畸形、小肠梗阻;
4.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5. 其它疾病累及小肠。
如何选择CTE和MRE?
1.推荐首选CTE检查的患者
● 首次行横断面肠道成像检查
● 适用于任何年龄,推荐用于年龄超过35岁
● 出现腹腔脓肿或复杂性肠道穿透性病变而可能需要后续医疗干预
● 出现急性腹部症状
● 排除或评估其他小肠疾病(相对于克罗恩病)
● 存在MRE检查禁忌症、对钆对比剂过敏或具有幽闭恐惧症
● 不易屏气或不易配合长时间检查
2.推荐首选MRE检查的患者
● 曾行CTE检查
● 适用于任何年龄
● 无急性腹部症状的患者
● 存在肛瘘或肛周脓肿
● 孕妇、肾功能不全(不注射对比剂)
● 对碘对比剂过敏
CT检查存在电离辐射、碘对比剂过敏,因此对于孕妇或是长期需复查的患者来说,CTE不是最优的选择。MRE无电离辐射,多序列,软组织分辨率高,对比剂相对安全,更常应用于儿童及青少年的诊断及疗效随访观察。相对CTE,MRE可以更加精细地评估病变,比如狭窄肠段的良恶性,且可以用于克罗恩病活动度的判断和治疗疗效的评价。但是,MRE检查时间相对较长,且对于身体内有磁性金属植入的患者为检查禁忌,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进行MRE检查。
检查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1.检查前一天
全天少渣半流质饮食,如面条、白粥,不要吃蔬菜。晚上流质饮食,4小时后口服泻药(如和爽、福静清、番泻叶等,使用方法具体见药品说明书),排便以接近无固体为佳,也可以做肠镜后进行CTE或MRE检查,因做肠镜前已做了肠道准备。
2.检查当天
早上禁食,检查前1小时内口服2.5%等渗甘露醇溶液约1500-2000ml( 根据受检者体格及耐受状态进行适当调整)。
(1)口服方法:每隔15分钟口服300-500 ml溶液以缓慢充盈整个小肠,需憋尿充盈膀胱。
(2)喝完第4杯溶液,直肠灌肠(等渗甘露醇溶液300-500ml);建立静脉通道,留针;呼吸屏气训练。
(3)检查前10分钟:肌注10mg的654-2(CTE可省略这一步骤),减少肠道蠕动。
(4)进入检查室前:喝第5杯500ml,以充盈胃部。
(5)患者进入扫描室前需要进行腹部呼吸屏气训练及训练效果评估。
哪些患者不适合做CTE或MRE?
1. 危重病人,不能配合检查
2. 重度肾功能不全
3. CT:甲亢病人、服用双胍类药物糖尿病患者
4. MR:体内有某些磁性金属植入物
5. 对比剂:碘对比剂或钆对比剂过敏
6. 山莨菪碱(654-2)使用禁忌症:青光眼、颅内高压、肠梗阻等
最后强调,CTE、MRE检查成功的三要素是清洁小肠,避免肠内容物误诊;口服对比剂充盈小肠肠腔,清晰显示病变;静脉注射对比剂,增加正常与病变的对比。
孙灿辉
放射诊断科副主任
南沙院区放射诊断科执行主任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炎症性肠病联盟影像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消化影像协作组委员、副组长;擅长腹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尤其在肝胆、胰腺及胃肠道先天性发育畸形、肿瘤和炎症性疾病CT、MRI诊断、肝移植术前和术后影像学评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山一院大健康传播中心
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高质量的大健康传播,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健康切身利益、关系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中山一院从大健康大卫生理念出发,以倡导健康新理念、构建传播新阵地、引领健康新风尚、培育健康新文化为抓手,整合多平台多学科资源打造“大健康传播中心”并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致力于构建有特色的大健康知识普及体系,在促进全民健康素养提升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百
医
百
答
出品:中山一院大健康传播中心
总策划:骆 腾
总统筹:彭福祥
执行:梁嘉韵 潘曼琪 章智琦
来源:中山一院
编辑:周 瑜
校审:孙灿辉
初审:潘曼琪
审核:赖佳明
终审:彭福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