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玉米,这5年!

农财宝典
+订阅

鲜食玉米

这5年

鲜食玉米在我国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从1968年我国首个甜玉米品种成功选育,到现在越来越多的鲜食玉米出现在田间地头,它们正在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新宠”。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一截玉米的“中国人早餐革命”也正在到来。

最近5年间,高速发展的鲜食玉米产业发生了哪些变化?与鲜食玉米相关的全国性会议共举办了多少场?人们对鲜食玉米看法发生了哪些改变?

今天,就和农财君一起来看看。

01

5年间

多项政策支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

为扶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近5年,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更好满足人民对优质高端鲜食玉米的需求。

如:在品种培育方面,鼓励支持选育、推广一批突破性新品种;在用地、用水、用电、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在冷藏设施建设方面给予一定的奖补等。

2016年以来发布的鲜食玉米相关政策

2016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明确提出要适当发展鲜食玉米,适应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扩大鲜食玉米种植面积。

2017年,农业农村部发布《鲜食玉米技术指导意见》,进一步挖掘鲜食玉米生产优势和产量潜力,提升鲜食品质,促进农民增收,助力结构调整。

2021年,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青储玉米和鲜食玉米,鲜食玉米面积稳定在2000万亩以上。

同时,自2018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实施产业融合项目,支持建设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永和乡、吉林省通化县英额布镇、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北沙城乡等以鲜食玉米为主导产业的农业产业强镇8个,建设黑龙江鲜食玉米产业集群1个,促进鲜食玉米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此外,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加快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各类指导性意见,对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多的优惠政策。

部分省份发布的鲜食玉米相关政策

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广西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2020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鲜食玉米品牌建设加快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2022年,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发布《2022年北京市玉米良种更换工作实施方案》、《2022年北京市玉米良种更换推介品种名录》等。

02

5年间

鲜食玉米的规模体量不断扩张

随着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市场对鲜食玉米的需求量急剧增加,鲜食玉米种植面积也因此快速攀升。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已突破2500万亩,比2003年时扩展了12倍,居世界第一位。且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鲜食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

与此同时,鲜食玉米的产业布局也在逐步扩大,消费市场已由城市为主,扩展到城乡并举。当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包括台湾都有种植鲜食玉米,还形成了环绕大城市的生产消费中心,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新生的生产和消费中心。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鲜食玉米作为特色产业起到了很好的龙头带动作用。种植鲜食玉米,收入可达到普通玉米的3倍,有效破解了销售难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农民种植积极性,让优质鲜食玉米走进千家万户。

03

5年间

更多针对市场细分的品种出现

在消费者健康意识不断提高的当下,健康饮食趋向日常化成为全民消费新趋势。

《2022鲜食玉米消费趋势白皮书》中显示,鲜食玉米在消费者心中已经成为传统粮品的重点补充替代品;其富含大量的膳食纤维是健康减脂所需的重要成分;多样的营养成分,让食用鲜食玉米成为大众“轻健康”的生活方式。

目前,国内科研团队已经开发出高维生素E、高维生素A原、高玉米黄素、高叶酸、高花青素、高赖氨酸等多种营养强化的鲜食玉米品种,能够根据需要,为不同人群提供天然的营养元素。市场上细分的品种也越来越多,消费者对多元化品种的认可度不断提升。

福建省农科院作物所旱地作物研究室主任廖长见表示,最近5年,甜玉米品种从泰系一只独秀到百花齐放,国内外品种各有千秋,更多样化了,特别是我国独有的温热杂交类型的双色优质、早熟、高产品种具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04

5年间

四季周年供给的产业格局形成

受传统饮食结构影响,我国鲜食玉米在早期形成了“南甜北糯”的种植和产业格局,广东和吉林是最先发展的两个鲜食玉米主产省。

“十三五”以来,随着我国新一轮种植结构调整,催生了南方如云南、广西、四川等成为我国鲜食玉米种植大省,黑龙江成为北方种植大省,江苏、浙江、湖北等成为中部主要种植省份。并且在全国多省市均设有种植基地,保障市场周年供给。

与此同时,“南甜北糯”的格局也逐渐被甜、糯、甜加糯三足鼎立的分布模式替代。

由鲜食玉米上市时间对比可知:云南芒市、瑞丽可全年供应鲜食玉米,广东、海南上半年可供应,其他地方都是季节性供应。总体可实现鲜食玉米的周年供应。

地区 上市时间 市场目标
华南地区 春节前后5月 以南方大中城市为主,少量外调到北方城市
华中地区 6月-10月 南方及中部城市为主
华北地区 6月底-7月 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主
东北地区 9月下旬 东三省及其他地区
西北地区 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等

05

5年间

鲜食玉米相关活动助推产业进步

自2015年中国种子协会鲜食玉米分会成立以来,中国鲜食玉米大会已分别在天津武清、广西南宁、北京、四川邛崃、上海等地举办多届。参展品种从一开始的200多个增加到1000多个,并每年评选新优品种供种植户参考、挑选,让优质鲜食玉米走进千家万户。

大会举办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方面提升了当地鲜食玉米产业的知名度,吸引了众多种业企业、加工企业、流通商等前来参会;一方面提升了当地种植水平,扩大种植面积,带动了乡村振兴。

据中国种子协会鲜食玉米分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举办了多届鲜食玉米大会后,很多举办地每年也都会举办鲜食玉米会或是鲜食玉米节。比如北京市现在每年均举办京津冀鲜食玉米节,同时北京市周边区县延庆,房山,密云等地也通过举办鲜食玉米节带动鲜食玉米种植。鲜食玉米产业已变成当地种植业也特色的产业,对于调整种植业结构,消费升级,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大会搭建了鲜食玉米产业交流平台,开展宣传、展示、推介、招商活动等,对鲜食玉米产业的快速发展,优质玉米走进千家万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中国作物学会玉米专业委员会于2013年开始,分别在广西南宁、广东广州、湖北武汉、海南海口、云南德宏、四川成都等地举办南方鲜食玉米大会,会议如今已举办了九届。

为了整合资源,共推产业发展,2022年,中国种子协会鲜食玉米分会携手中国作物学会玉米专业委员会,在充分利用双方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合作办会。今年双方将再次牵手,在福建建瓯举办2023年全国(建瓯)鲜食玉米产业大会,助力产业兴旺。

2018.7.3-7.5

天津武清

第四届中国(武清)北方鲜食玉米大会,参会规模千余人。

296个品种参展,最终评选出29个优秀品种。

首次举行了鲜食玉米的知识大赛,增加了鲜食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展示体验活动。

2018.10.25-10.27

广西南宁

第二届中国(南宁)鲜食玉米大会

参展企业86家,品种350个,展位80多家。

增加扶贫致富带头人400人观摩及现场授课,下游加工企业参会超过100个,初步构成三产融合的框架

《鲜食玉米科普知识手册》首发

2019.7.5-7.6

天津武清

第五届中国(武清)北方鲜食玉米大会

296个品种参展,最终评选出29个优秀品种。

首次推出县长论坛栏目,由鲜食玉米种植地域县长、鲜食玉米育种专家和鲜食玉米加工流通企业大咖共同参加;

评选出甜玉米获奖品种9个,糯玉米获奖品种8个,甜加糯玉米获奖品种7个。

2019.10.25-10.26

广西南宁

第三届中国(南宁)鲜食玉米大会

83家单位的近280个优质鲜食玉米品种,集中展示;

多家加工企业现场参展;

安排了知识产权保护、功能性鲜食玉米品种创新及应用研究等专题报告。

2020.7.10-7.12

北京

2020中国北京鲜食玉米大会暨北京鲜食玉米节

征集206 个品种,评选“全国十大优秀甜玉米品种”、“全国十大优秀糯玉米品种”、“全国十大优秀甜加糯玉米品种”;

设立昌平南邵、房山石楼、密云河南寨、海淀上庄四个分会场;

云端直播,观看量超过45.3万;

2021.6.24-6.26

四川邛崃

2021中国(四川)鲜食玉米大会

100多家企业成果亮相,首发展示了568个新优品种,有史以来参展单位和参展品种最多的一次;

发布40个大会推介品种,最终评选出2021全国(四川)十大优秀甜玉米品种、2021全国(四川)十大优秀糯玉米品种、2021全国(四川)十大优秀甜加糯玉米品种、2021全国(四川)十大特色鲜食玉米品种

2021年

北京、深圳、南宁、武清

2021北京鲜食玉米大会,在通州、房山、昌平、密云等地设有多个分会场;

深圳举办线上“2021全国鲜食玉米学术研讨会暨南方鲜食玉米大会”

第五届中国(南宁)鲜食玉米大会,第七届中国(武清)北方鲜食玉米大会;

2022年

海南、上海、北京、武清、南宁

2022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鲜食玉米田间展示品种评比活动;

2022年度中国(上海)鲜食玉米大会暨长三角鲜食玉米高峰论坛;

2022年中国(京津冀)鲜食玉米大会暨第八届北京鲜食玉米节;

2022全国鲜食玉米产业链大会;

第八届中国(武清)北方鲜食玉米种子大会;

第六届中国(南宁)鲜食玉米大会。

06

5年间

消费者对鲜食玉米的品质更看重

调查显示,越来越多消费者都对农产品食材品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食材本身的“安全性”与“新鲜度”是消费者关注的主要方面。

如:有超八成的消费者对农产品食材品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材本身的安全性与新鲜度是消费者关注的主要方面;消费者对于鲜食玉米食材本身的安全性更为关心,其中,无农药残留、无化学添加、非转基因是消费者说关注的重点。

同时,能接受“一根玉米十几元”的消费人群不断扩大,近4成消费已开始选择根单价相对较高的鲜食玉米,超过半数的消费者已经有每月购买鲜食玉米的习惯。

据悉,疫情期间因鲜食玉米升糖指数低,深受糖尿病患者喜欢,线上销售热度高涨。

为推进我国及福建省鲜食玉米的发展

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11月20-22日

2023年全国(建瓯)鲜食玉米产业大会

暨福建省鲜食玉米发展大会

即将在福建·建瓯举行

近1000个新优玉米品种展示

40多款玉米新品种供采摘品尝

聚焦鲜食玉米育种、育苗新技术

当前,大会报名正在进行中

且不收取任何报名费用

欢迎大家报名参会

共同助力我国鲜食玉米产业兴旺

相关阅读:11月20-22日!鲜食玉米盛会向全球发出邀请

4大亮点!就在11月25日,全国鲜食玉米大会重磅来袭

记者丨喻珺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