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申请破产清算到重整成功,医院终于走出困境迎来新生!”最近,广东省东莞市光华医院有限公司月子中心成立,看着大厅里人来人往,光华医院院长潘永晃感慨不已。
光华医院于2006建成开业,是一所集医疗、科教为一体的综合性民营医院,占地100亩,员工500余人,开放床位500多张,年收入曾超2亿元,先后荣获全国十佳体检单位、广东省诚信医疗机构等荣誉。
谁承想,这间屡获社会好评和患者信赖的民营医院,却赶赴了一场“生死存亡”争夺战。
原来,受投资人近年来的决策和关联债务影响,光华医院大量资产被多地法院查封冻结。2022年5月,债权人向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申请对其进行破产清算,案件由该院民五庭进行破产清算申请审查。
“我们在审查破产申请期间发现,光华医院涉诉、涉执债务复杂繁多,但仍在对外经营,每天收治病人约1600人,住院病人约220人,还承担周边镇街较重的医疗任务。医院股东也在积极引资以盘活资产,请求法院裁定不予受理破产清算。”东莞一院民五庭法官刘秋霞带领团队一番调查后有了新的思考。
“光华医院一旦正式启动破产清算程序,目前正常的医疗秩序将可能难以为继,必将引发投资人、医疗工作人员、债权人等群体的过度恐慌,那时医院必关门无疑!”
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里,刘秋霞反反复复与医院、投资者和债权人沟通协调,于2022年7月促成各方同意启动重整计划。
一场事关这家医院存亡的“救治”之旅开始了!
从与债务人和主要债权人协商一致确认指定了临时管理人,并组织债务人、债权人和投资人三方协商重组方案,获债权人会议高票表决通过,用时仅15天。
为了稳住债权人的心,法院准许医院在临时管理人的监督下持续经营,但明确了营业收入和支出全部通过管理人账户在法院的监管下使用。
打好“法院+商会”组合拳,主动联系联合世界莞商联合会,引入东莞民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会员股东投资,并说服意向投资人先期投入100万元作为共益债,支持医院正常经营。
9月22日,投资方正式向医院注入重整投资款6.2亿元。
“预重整期间,我们敢拍板注资6.2亿元,既看重市场潜力,也看重东莞法院在破产重整方面的改革创新以及专业精神。”东莞民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产业发展中心许副总经理坦诚道。
10月13日,东莞一院作出终结重整程序裁定书并送达管理人……
同时,为了守住“社保定点资格”这份无形的财产,东莞一院积极协助光华医院信用修复,成功为光华医院消除信用不良影响,使其顺利通过社保定点医院资格年审。
“550多名医护人员工作稳定,近200名债权人约9亿元的债务得以清理,有财产担保债权和税款债权、工资债权全额清偿,普通债权清偿率达48.6%,约为模拟破产清算清偿率12.57%的四倍,达成债权人、投资人和院方利益最大化,实现各方共赢的局面。”在潘永晃看来,“是法院的积极作为给了医院的一个生还的奇迹。”
此外,为确保合法合规完成股权过户,东莞一院还向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了协助执行通知书,第一时间协助医院股权顺利过户至重整投资人指定主体名下。
“这是‘有为法院’和‘有效市场’相结合的经典范例。”中山大学司法体制改革研究中心秘书长巢志雄对此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南方+记者 杜玮淦
通讯员 陈康秀 廖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