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别人家的村子”!“锚定百千万”,吴川这样比学赶超

南方+ 记者

10月26日,湛江市“锚定百千万 争当排头兵”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第六场现场比学活动在吴川市举办,对吴川市乡村振兴示范带、示范村等进行现场观摩考评,听取该市乡村振兴工作汇报,并进行现场评分。湛江市委副书记、市长曾进泽出席现场会并讲话,湛江市委副书记李勇毅主持会议。

为进一步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湛江定期举办“锚定百千万 争当排头兵”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现场比学活动,促使各县(市、区)以乡村振兴示范带、示范村建设为重点,坚持党建引领、规划先行,集中资源要素、动员各方力量,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的实施机制。

曾进泽表示,要坚持以“特”兴产,着力做好乡村发展文章,持续在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上下功夫,加快构建具有湛江特色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要坚持以“实”惠民,着力做好乡村建设文章,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要坚持以“新”破局,着力做好乡村治理文章,形成更多乡村治理的“湛江经验”;要坚持以“联”聚力,着力做好党建引领文章,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和服务优势,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建设美好家园。

吴川市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引人关注。目前,该市正在创建两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和四条乡村振兴示范村。

其中,黄坡镇“鉴江明珠·魅力乡村”乡村振兴示范带由云湛高速吴川出入口至黄坡大桥沿线乡村组成,包含黄坡镇唐基村、林屋村、郑屋村、稳村、岭头村等5个行政村共15个自然村,沿线长约13公里。该示范带以路为带,将重要节点串珠成链,示范带内唐基村、稳村、林屋村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颇有成效,发挥了示范带动效应。

吴阳镇“千年古镇·状元故里”乡村振兴示范带串联1个圩镇、6个行政村(那蒙、秧义、上郭、霞街、街道、白沙)、1个自然村(那郭垌田坉村),精品路线长约11公里。示范带濒江临海,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基层党组织作用明显,带领村集体经济增收和农民致富成效明显。乡村振兴示范带覆盖的吴阳镇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华诗词之乡”。

本次活动先后走进黄坡镇林屋村、唐基村、吴阳镇那蒙村进行调研,实地调研乡村振兴示范创建进展、乡村产业振兴、基层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情况。

黄坡镇林屋村辖管林屋、符屋、山溪洋等13条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200多人。

1986年,林屋村村民集资创办村办集体机械厂(原吴川市林屋机械厂,现改名为广东粤凯有限公司)。近年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固定资产达8500多万元,自有流动资金3000多万元,共有职工600多名。

村中另一家企业——广东嘉滢电子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产品技术服务、技术开发以及生产加工,提供140多个就业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工作增收。

黄坡镇唐基村下辖唐基、山口两条自然村,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该村曾获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乡村振兴十大示范村镇称号。唐基村建有法治文化广场,引导村民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落实教育兴村,逐步优化办学条件。

村“两委”搭建经济发展平台,引领多业并举。该村整治2公里长的商业大道,引入加工、商贸等厂店60多家,吴川市首个股份制市场唐基村综合市场投入使用。村集体经济收入连年快速增长,2020年村集体铺租收入近300万元。

吴阳镇那蒙村正在创建湛江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该村交通条件便利,自然条件优越,立足发展蔬果种植业、对虾养殖业两大特色产业,产业振兴有序推进。目前建成“四小园”超20处,实现村中处处是绿化、满目皆公园。

由于村中经济有序良好发展,加之较多村民外出珠三角经商,团结扶持带动经营建筑行业,那蒙村村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位居湛江市农村上游。那蒙村村容村貌日新月异,先后获得吴川市文明村、湛江市先进基层组织等称号。

南方+记者 林露

编辑 胡梦杰 彭奕菲
校对 蓝淑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