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这些养老服务新职业你知道吗?

广东民政头条
+订阅

随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近年来传统养老行业加快转型升级,养老服务新需求催生了“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养老服务专员”“适老化改造评估员”等一系列新职业,吸引了一批年轻人积极投身其中,也满足了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让我们一起走近几位在守护“夕阳红”中绽放青春的年轻人,感受他们为养老新服务注入的新活力。

■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 黄晓珊——

“看到老年人经专业评估后获得妥善照护,

这就是工作的意义所在”

“谢伯,你穿的衣服很好看哦,是谁帮你穿的?”“你知道我们现在哪里吗?”“我现在说3种物品,请你复述一下”“ 30减去5等于多少?”……“刚刚我说的3种物品你还记得吗?”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大有门道。

23岁的黄晓珊是一名老年人能力评估师。正在接受评估的是家住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的独居长者谢伯,行动不太方便的他想申请“大配餐”送餐上门服务。黄晓珊一边询问关于生活活动能力、精神状态和记忆力的各种问题,一边仔细观察谢伯的动作和家庭环境,比如关注家里有没有拐杖,会不会做饭等细节,同时在手中的《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定表》上打分。

根据“轻度失能,照护1级”的评估结果,谢伯可以享受每餐减免3元的送餐上门服务。“老爸不出门就能吃上暖心饭,真的很感谢政府!”谢伯的儿子在省外工作,收到评估结果短信时激动地说。

202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发布了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这一新职业。这一年,从广东黄埔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护理学专业毕业一年后的护士黄晓珊,考取了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证书。

一份份“为老待评估工作记录表”详细记录了黄晓珊的工作规划。她接触的需要评估的老年人,有特困人员、低保人员、优抚对象;也有膝下有子女但无法照料父母的,身体或认知机能退化的,独居、失能的。他们希望申请入住养老机构或享受居家服务、送餐服务。

黄晓珊说,老年人能力评估师会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能力、感知觉与沟通能力、老年人健康状况、疾病状况、特殊照护、社会支持等指标对老人进行全面评价和打分,并根据评估结果来判定老人的能力等级。“评估过程最重要的是,要保护老人的自尊心。”评估形成的报告会报往街道社区、养老机构或老年人家属,作为养老院照护、政府补贴、长护险投保等的依据。

3年里,黄晓珊有过气馁和彷徨,面对老年人因情绪不好而借机责骂甚至评估“被叫停”,她坦言忍不住哭过。“但后来我想明白每种情绪背后都有原因,便理解他们了。看到老年人经过我们专业评估后获得妥善的照护及服务,我觉得这就是这份工作的意义所在。”

2021年3月至今,黄晓珊为长者开展了约3300人次评估。“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养老服务新发展,开展评估工作必不可少。” 由于能力评估结果与利益直接挂钩,评估师的职业道德和品行极为重要。

黄晓珊认为:“一名优秀的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要具备充分的耐心、良好的共情沟通技巧、扎实的专业知识、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实事求是的原则,缺一不可。”

截至2022年底,广东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621万人,评估需求较大。广东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事实上,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一直存在,以前是由护士、护理员、社工兼职做,现在细分为专业领域、由专业人员来做。

近年来,广东积极推动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居家上门服务机构拓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功能,培育扶持老年人能力评估组织发展。积极推动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对取得老年人能力评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给予最高3000元的职业技能补贴,引导更多人才从事养老服务评估工作。下一步,全省将建立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制度,依申请为有评估需求的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综合能力评估。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黄晓珊在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西塘村为长者进行能力评估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黄晓珊在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西塘村为长者进行能力评估

■ 养老服务专员 秦熙——

老年人的“包打听”“全知道”,

打通养老服务供需对接“最后100米”

患有智力残疾、无儿无女,一直由母亲照护的陈伯,在去年底母亲离世后,面临无人长期照料的难题;另一边,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养老服务专员秦熙走访发现陈伯这个“沉默”的个案后,摸清需求、给出“轮候市级公办养老院或入住当地养护院”的建议,在家属选择第二方案后,他和同事积极链接资源帮助陈伯入住养护院安享晚年。

政策搞不懂、生活遇难题、精神盼慰藉……面对长者各种问题,“我们会根据老年人需求,帮助他们‘量身定制’养老服务。”养老服务专员秦熙身兼“资源统筹者”“沟通协调者”“服务提供者”多种角色,像“大管家”一样发现需求、满足需求,成为老年人幸福养老的“包打听”“全知道”。

深圳在2020年出台的《深圳经济特区养老服务条例》中提出建立养老服务专员制度,在2022年发布《养老服务专员工作服务规范》,形成了养老服务专员工作服务规范地方标准。

此外,广州、珠海等地市近年来也探索建立“养老服务向导”“养老管理员”“养老服务专员”等制度。养老服务专员发挥“管家”的作用,运用专业方法,连接政府和社会的养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信息登记、需求调查、制订服务方案、巡查访视、宣讲福利政策、跟踪服务成效等服务,打通养老服务供需对接“最后100米”。

今年27岁的秦熙在2018年大学毕业后成为软件开发工程师,2021年由于“看到智慧养老平台招聘工程师,挺感兴趣”来到观湖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成为养老服务专员。上岗前,他参加了初级养老护理员培训,掌握老年人的营养需要与饮食特点、常见疾病与临床表现、护理特点与基本要求等知识。

观湖街道60周岁常住老人约1.8万人,其中户籍老人1900人;街道10个社区分别设有长者服务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3位在街道、7位在社区的养老服务专员。他们服务街道内60岁以上长者,重点关注高龄、重残、独居、失独、空巢老人等特殊困难老年人。

如何更精准地发现老年人需求并满足需求?秦熙每月上门与特殊老人“面对面”交流,“一人一档”建立探访关爱台账,定期进行满意度调查。同时,他还负责维护管理市、区两级智慧养老平台,动态更新长者及服务设施信息,审核管理已实现全程“无感申办”的高龄老人津贴等各种长者津补贴,善用大数据分析需求,全面涵盖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娱”。

工作两年多,秦熙服务了2700多位老人、成功帮助40位老人完成供需对接。

“养老服务专员是一份能够让我感到满意和有成就感的职业,通过我的工作,可以给老年人带来快乐,让他们感到被关注和尊重。”

图: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养老服务专员秦熙端午节探访独居老人

图: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养老服务专员秦熙端午节探访独居老人

■ 适老化改造评估员 钟晋轩——

为老年人量身定制居家生活“安全带”

带着卷尺、电子尺、扶手样板,适老化改造评估员钟晋轩来到江门市新会区三江镇新江村独居长者赵伯家中。

由于赵伯有听力和语言障碍、腿脚不便,钟晋轩一边与他用纸笔交流,一边看了卫浴间、卧室、厨房和全屋电线情况,“卫浴间缺少安全扶手、客厅电线裸露、家中插座和开关距离赵伯活动范围较远……”

随后他为赵伯“量身定制”出适老化改造方案:在马桶两边分别安装一字形扶手和U型扶手,降低滑倒风险;把裸露的电线用线槽包裹起来,确保用电安全;把电源开关和插座设置在方便赵伯使用的位置上。改造后,赵伯的家不仅居住安全有保障,而且舒适度大幅提升。

家庭环境是否安全、舒适、无障碍,关系着长者晚年生活质量。近年来,“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在广东大力推进。改造的前提是对老年人的居家环境进行精准科学评估,专业化的适老化改造评估员应运而生。

2016年在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后,钟晋轩从事建筑设计相关工作。“因看好适老化改造发展前景”,2021年他来到江门银龄适老化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一名适老化改造评估员;上岗前,接受了适老化改造专项培训,了解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需求,以及适老化改造的目的和内容。钟晋轩的服务对象主要以政府兜底的特殊困难老年人为主,每户享受3000元政府补助;此外还有一些自费申请改造的老年人。

虽然入行只有两年多,但钟晋轩只要上门看一眼老年人的房间,和老人拉一下家常,就能初步制订改造方案。“适老化改造需要满足老年人室内外行走便利、如厕洗澡安全、厨房操作方便、居家操作方便、居家环境改善、辅助器具适配等要求,这里面包含了8个基础项目和22个可选项的改造内容。”

2021年至今,钟晋轩累计为超过1000户的老年人家庭进行了适老化改造评估及制定方案。

据悉,广东省政府将“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作为一项惠民工程,纳入2023年省十件民生实事。“十四五”期间,全省计划改造不少于8.6万户,目前已累计改造超过4.8万户。

图:适老化改造评估员钟晋轩教老人使用紧急呼叫按钮

图:适老化改造评估员钟晋轩教老人使用紧急呼叫按钮

南方+记者 吴晓娴 

通讯员 莫冠婷 宣力 程丽红

通讯员供图

编辑 叶永康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