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后脑瘫女孩满场比心,坐轮椅却总向命运报以笑容

南方+

00:15

夺冠后脑瘫女孩满场比心,坐轮椅却总向命运报以笑容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10月25日晚,杭州亚残运会硬地滚球项目女子BC3级个人赛中,中国小将杨贝贝摘下金牌,伴着熟悉的音乐旋律,杨贝贝将手举过头顶,开心地向四面高喊她名字的观众比心。

杨贝贝向观众席比心。

杨贝贝向观众席比心。

来自广东的她,出生于1998年,首次出征亚残运会就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中国硬地滚球队教练谭巍麟这样形容她:“她心态好,没有包袱。”

赛场上,在加油呐喊声中,杨贝贝坐在轮椅上,歪着头,扭动身体。她戴着特制的眼罩,另一只眼睛瞄准斜坡道,冷静而缓慢地用有些痉挛的手挥动推杆,将球推下坡道。随着球缓慢地靠近场中的白色球,赛场上响起阵阵欢呼。

杨贝贝将球推入轨道。

杨贝贝将球推入轨道。

硬地滚球运动比赛中,运动员眼中唯一的目标就是白色的目标球,比赛每投6个球为一组,每组结束时,每个球比对手更靠近白色球可得1分。

杨贝贝患有脑瘫,而且残疾程度较高,无法用手投掷球,需要借助轨道与一位助手的帮助完成投球。每一次的投球,对她来说,并不简单。

谭巍麟说,杨贝贝喜欢钻研,不会冒险,风格比较稳重。赛前,队里也给每位队员进行了赛前心理辅导。尽管她首次出战亚残运会,但没有包袱,心态反而放松,最终拿下了这枚金牌。

观众席上,有些人是赛会期间第二次来看杨贝贝比赛。他们在首次看过她的比赛后,被她的笑容感染,又再次来到现场支持她。

看到如今常常把快乐挂在脸上的杨贝贝,教练谭巍麟有些感慨。2016年,他到广州康复实验学校选拔运动员,那是他第一次见到杨贝贝。她藏在角落里,眼神闪躲,不敢沟通,“很多人看到脑瘫患者,觉得他们手脚、脸部有些变形,眼神会有点不同,因此残疾人也会觉得自卑。”

每天,硬地滚球的训练是几百上千次的投球练习,很是枯燥。和杨贝贝同期训练的同学,很多都坚持不下去,退出了训练。尽管杨贝贝手部功能比较差,投球比较慢,但训练时,她总是很专注,很少偷懒。

训练5个月后,杨贝贝首次参加比赛——硬地滚球全国锦标赛,并拿到冠军。2021年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她又收获了两枚金牌。

随着成绩的提升,杨贝贝也发生着转变。如今,她每到一处,都喜欢拉着人聊天,朋友也越来越多。

五星红旗升起,国歌回荡赛场。见到多年前躲在角落的那个女孩此刻站到领奖台上,谭巍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采写】南方+记者 吴晓娴

【摄影】南方+记者 梁钜聪

【剪辑】南方+记者 徐昊

编辑 邓苇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