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体育场和越秀山体育场将“改头换面”

南方+ 记者

近日,记者获悉,广东省人民体育场以及广州市越秀山体育中心体育场将进行改造,目前勘察设计项目正式挂网。广东省人民体育场位于广州市越秀区的中山三路以南与较场东路和较场西路之间,广州市越秀山体育中心体育场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应元路34号,都是老广州熟悉的“地标”之一。

人民体育场将展现轻松怡人新形象

根据《第十五届全运会广东省人民体育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下称《报告》),主要的改造内容包括拆除、提升改造和改扩建三部分,总用地面积30588平方米,总改造面积为10759.54平方米。

●更新顶篷,继承中国传统大飘檐的形式

在外立面改造方面,项目要求按照保留历史建筑印记,传承岭南骑楼界面;复原较场门楼形象,创立老城特色节点对外立面进行改造设计,改造完成后既能符合举办第十五届全运会的标准要求,又能对外展现粤港澳大湾区共建共享共发展,深化体育产业合作的新体验。

同时更新顶篷,继承中国传统大飘檐的形式,舒展起伏,打造轻松怡人的新城市形象。

东西北侧外立面拟采用玻璃幕墙设计;上部使用穿孔铝板表皮包裹体育场,形成大尺度特点;中部局部采用铝格栅;下部首层彩色金属盒子、镜面不锈钢哈哈镜处理能吸引着大量路人驻足,形成网红打卡点。

体育场东南侧和南侧外立面,在保留原有主体结构的基础上清理原有的墙面,重新涂刷深灰色的外墙涂料;新的凸窗用来替换原有老旧的窗户。

●内部硬件设置改造提升

在内部设施上,拆除原本的座位,新建看台共15000个座席,为了保障使用安全,每层看台分别配备独立的疏散通道。在基座平台设置有三个层次的主要导向点,引导观众进行有组织的分流。

《报告》提出,鉴于现有的体育场雨篷锈蚀损坏严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且现有的体育场雨篷设计不合理,严重影响省体育场的整体形象,将对现有的网架雨篷进行重新拆除设计考虑。

在运动员用房方面,将配备运动员休息室、兴奋剂检查室、医务救急室、检录处和赛后控制室多种功能房间。地下一层为运动员休息室、淋浴间、更衣室、电房;一层是新闻发布厅、记者工作区、记者休息区、评论员控制室(CCR)、转播信息办公室(BIO)、消防设用房备用房、消防控制室等。二层是运动员休息室、兴奋剂检查室、医务救急室、检录处和赛后控制室,组委会办公和接待用房等。三层则是志愿者办公室、志愿者休息室,休息室等。

●引入智慧体育场理念进行全面的智能化改造

《报告》还提出,目前体育场的智能化系统设备已严重不满足第十五届全运会比赛举办的基本需要,将对全场智能化系统进行更新重建,各系统采用目前先进、主流的智能化技术,根据目前同类建筑配置及第十五届全运会比赛需求增加部分必须的智能化系统,使场馆达到满足全运会比赛使用需求及赛后日常运行需求的标准。同时引入智慧体育场理念进行全面的智能化改造。

越秀山体育中心体育场内外均需改造

根据《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广州赛区筹备工作总体方案》,广州越秀山体育中心越秀山体育场拟承办的全运会比赛项目拟承接十五运会组球(女子足球16岁组)比赛。据悉,越秀山体育中心体育场提升改造项目拟对体育场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以满足第十五届全运会的需要,主要的改造内容包括拆除、提升改造和改扩建三部分,总用地面积399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2165.45平方米。

主要改造内容包括主场馆的建筑结构修补、室内布局改造、外立面改造、室内装饰改造及机电设备改造,屋面及看台改造,钢结构雨篷修复,建筑智能化系统改造,室外工程改造、外水接入工程改造以及赛事专用系统改造等。挂网资料显示,场馆改造设计必须复核“简约、安全、精彩”办赛原则,以满足竞赛功能需求为核心,兼顾赛后利用。

根据挂网资料,项目建设均是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需要,同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体育运动健身活动的需要,希望拉动体育娱乐消费,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的需要,提升城市形象。

南方+记者 马艺天 冯艳丹

编辑 钟冠婷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