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驻华大使“与众不同”,日本在下什么棋?

南方+

本文收录于专辑#南方读+#

10月24日这一天,日本政府同时更换了驻华、驻美大使,驻东西方两大国的新任大使分别由金杉宪治、前外务审议官山田重夫担任。

左为金杉宪治,右为山田重夫。

左为金杉宪治,右为山田重夫。

实际上,日本外交机构“大换血”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一个月前,在内阁改组期间,日本启用了上川阳子作为新日本外相。

作为今年的G7轮值主席国,日本政府最近在外交上动作频频,颇受国际社会关注。此次更换多名外交官,是否意味着日本政府的外交政策将有大调整?又将对中日关系带来哪些影响?南方读+带你一文了解。

00:09

日本同日宣布任命新任驻华和驻美大使,金杉宪治为新驻华大使

改善中日关系迫在眉睫 

日本更换驻华大使的前一天是10月23日,这天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纪念日,两国均举办了相关活动,释放出积极信号。

但不可否认,中日两国关系依然面临严峻挑战,不容乐观。

今年8月,日本政府强推核污染水排海,引发中国网友的强烈不满,我国外交部也多次公开表达严正立场。

再往前看。去年12月,日本通过新版安保战略三文件,将中国定位为“迄今最大战略挑战”。去年5月,日本通过遏华底色浓厚的经济安保法案,泛化安全问题,严重损害中日经济正常交往……

可以说,中日关系一跌再跌,是日本政府一意孤行的结果。从菅义伟政府到岸田政府,日本在对华关系上一贯追随美国的遏制思维,展现出越来越强硬的姿态和立场。

“这已经影响到中日两国经济界的往来、两国民间友好关系的发展,也事实上影响到日本政府在对华政策上的长期布局。”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研究员、东北亚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笪志刚对南方+说。

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更换新任驻华大使,意欲何为?事实上,当前岸田文雄在内政、经济领域遭遇多重压力,是岸田政府缓和中日关系的动力之一。

日本自民党下一届总裁选举即将在2024年9月举行。然而,近期日本多家民调机构显示岸田内阁支持率下降,部分民调显示其支持率已跌至30%以下的“危险水域”。岸田文雄想连任,就得在内政、外交领域做出足够的成绩。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维持正常交流合作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但自从中国宣布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日本对华出口危机已现。

数据显示,8月日本食品对华出口为141.86亿日元(约合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减少41.2%,创下东日本大地震后近12年的最大降幅。

8月23日,捕鱼归来的渔民在日本福岛县新地町的渔港晾晒渔网。图源:新华社

8月23日,捕鱼归来的渔民在日本福岛县新地町的渔港晾晒渔网。图源:新华社

“日本经济的对华依赖实际上是非常强的。如果岸田政府任由中日关系继续下滑,不仅水产品无法出口到中国,中国游客入境日本旅游、日本企业在中国投资等多个领域可能也会继续受到影响。这对于中日两国来说将是‘双输’的结局。”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副院长张玉来说。这意味着,岸田政府必须对中日关系持续下滑作出反应。

因此,这次日本政府任命新的驻华大使,不难看出其对稳定中日关系释放的积极信号。“不过,日本政府未来是否能切实做出改变,还需要听其言、观其行。”笪志刚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外交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孙家珅则进一步指出,岸田政府缓和中日关系是一种被动而非主动的选择。

“日本政府若想真正改善中日关系,还需坚持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规定,遵循核心原则,即互不干涉内政、使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反对任何国家谋求霸权等责任义务。”孙家珅说。

一个与众不同的外交思路?

“非知华派”,是媒体形容新驻华大使金杉宪治时最常用的字眼,因为他是约7年来首位非来自外务省汉语研修班的大使。

汉语研修班,是日本外务省为外交官设立的一种特殊培训机构。在这里接受中国的历史、国情等一整套系统培训的人,被称为“知华派”。这在日本外交系统中被视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履历。

垂秀夫

垂秀夫

比如,上一任日本驻华大使垂秀夫就是一名汉语研修班出身的“知华派”,原日本外相茂木敏充评价垂秀夫“精通中文,有这方面的造诣十分重要”。

然而,垂秀夫也是一名对华“强硬派”。今年5月在日本广岛举行的G7峰会上,日本炒作涉华议题,中方就此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垂秀夫却表示,对中国关切“是自然的”,并扬言要中国“作出改变”。

这表明,“知华”并不意味着“亲华”,“知华派”在稳定中日关系层面并不总能起到帮助。

“日本外交官接受外务省汉语研修班的培训时,实际也承袭了日本建制派在对华政策上的一贯传承,秉持着建制派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笪志刚对此表示。

因此,在中日关系较好时,持建制派传统的“知华派”往往能够对稳定两国关系起到帮助。当中日关系恶化时,“知华派”又呈现出鹰派色彩,可能对两国关系的稳定起到阻碍。

此次日本政府用“非知华派”替换“知华派”,不难判断是基于此种考虑,或能为改善中日关系提供一个与众不同的思路。

“对华强硬、背景又较为复杂的垂秀夫,实际已不再适合走到‘前台’。与之相比,金杉宪治任驻华大使后,可能会呈现出一定的个人特色,为改善中日关系提供创新思路。”笪志刚说。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金杉宪治的对华态度可能会更温和?

对此,张玉来并不认同:“垂秀夫对中国的强硬态度,不能简单理解为是他的个人特色。实际上,垂秀夫也是在贯彻日本政府的外交理念。”

也就是说,日本驻华大使对中国温和或是强硬,与其个人色彩未必完全相关。反之,也不能通过驻华大使的个人特色,来判定日本政府在对华关系上的整体走向。

笪志刚还提出,从日本历任驻华大使的表现看,非“知华派”的驻华大使,在对华关系处理的尺度上,同日本外务省的一贯基调是存在温差的。“因此,金杉宪治究竟是会对华更温和还是更强硬,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才能作出判断。”

以全球视角展现更大野心 

有意思的是,日本此次同时更换驻华大使和驻美大使,二者的履历具有一定的“协同性”

日本新任驻华大使金杉宪治,曾是原日本驻印尼大使,其专业方向是对美外交,以高超的信息分析能力和在美丰富的人脉关系而为人熟知。

日本新任驻美大使山田重夫,曾任日本外务省日美地位协定室长,在对美外交方面有丰富经验。此外,他还曾于2009年至2012年任日本驻华使馆参事、公使。

换句话说,日本政府在选择一名对美国事务熟悉的外交官担任驻华大使的同时,让对拥有中国事务相关履历的外交官担任驻美大使。

图为日本首相官邸。图源:视觉中国

图为日本首相官邸。图源:视觉中国

“日本政府此举可能是想传达出在对中、对美政策上做取舍的一个信号。”笪志刚认为,两位大使的履历为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即不限于中日关系和日美关系,而是站在中美日关系这样一个角度,来履行日本政府的外交政策主张。

也就是说,日本政府希望在处理对华、对美关系时有一定的协同性,更好地作出符合日本的利益判断。

张玉来也认为,从9月日本更换外相,到此次同时更换驻华、驻美大使,显示其希望从全球视角服务于其国家战略的意图

“日本政府这一部署,本质上还是为协调和支持日美同盟的目标服务。此外,日本也存在为自身争取更大国际影响力的野心。”张玉来表示。

【撰文】话题研究员 泠汐 辜继漫 魏伯航

【策划】胡良光 陈梅玉 张茵

编辑 辜继漫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