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3周年纪念日。
73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保家卫国,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近日,笔者对居住在韶关市武江区的抗美援朝白衣战士陈慧老人进行了专访,听听年已九旬的她回忆那个年代刻骨铭心的经历。
年已九旬的陈慧老人回忆抗美援朝时期刻骨铭心的经历。
“我护理过断肢截肢的伤员,也护理过大腿被炮弹碎片全部扎进肉里的伤员,当时他的腿已经看不到一点皮肤,全是肉泥,我替他把一块一块弹片取出来,他强忍着剧烈的疼痛,汗流满面。我劝他休息一下,他迟缓地说:‘不!继续。这点伤很快好的,我还要回前线去。’他那微弱的语音,坚定的意志震撼了我。”抗美援朝老兵陈慧回忆起70多年前在朝鲜新义州参加战役的场景仍然记忆犹新,且叙述过程慷慨激昂、逻辑清晰。
入朝期间,陈慧(前排左二)与战友们在三八妇女节合影留念。
今年90岁的陈慧,1951年入伍,在炮五师卫生队担任卫生员,1953年2月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不顾个人安危,救治了无数伤员。
陈慧在73年前奔赴战场时还是个小姑娘。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起,她就立志要当兵。即使在当年在进入抗美援朝前线之前,她还获得了武汉医科大学的保送名额,但是依然义无反顾选择了奔赴战场。
陈慧亲吻纪念章。
讲述过程中,陈慧抚摸着纪念章,感慨万千:“当我双手接过这枚沉甸甸的纪念章时,我很激动。它不仅是纪念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更是一枚承载着千千万万的英雄、烈士流血牺牲铸成的纪念章。中国人是因爱和平而战,我们是爱家园的,我们是为了世界和平,为我们的家园和父老兄弟,今后能够过安稳的生活而战的,我们祖祖辈辈都要记得!”轻轻放下纪念章,陈慧还情不自禁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一个敬礼,铿锵有力,是坚定的表达,更是一生的承诺。陈慧感触地说:“那些牺牲的战友,要是能看到现在的幸福生活就好了!”
虽然已经过去70多年,对陈慧而言,那段烽火岁月依旧历历在目。她在接受采访时常说:“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记得住,没问得全照顾过的战友的名字。”陈慧的眼眶,噙满泪水。
今年10月23日,武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趁着重阳节当天,到惠民路休养所探望陈慧,向她致以诚挚的问候。“你们经常来探望,让我们这些老战士深受鼓舞。只要心脏还在跳动,我就会继续为党和国家、为教育下一代做力所能及的事,讲好志愿军英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抗美援朝历史,铭记志愿军英雄的牺牲与奉献。”陈慧坚定地说。
武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业务综合股股长周剑雄告诉笔者:“2020年是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纪念,我们为抗美援朝老战士颁发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并送上慰问金。老人家们年纪也大了,身体行动不便,我们也采取了常态化联系,每年的春节、八一建军节等节日或者每个季度,进行电话联系还有上门去走访慰问,社会上也有很多爱心企业会组织上门服务,探望老战士。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做好关怀关爱工作,为老战士们的晚年幸福献上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据了解,目前武江区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共有25名。武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慰问组时常与老战士们促膝谈心,叙家常、问冷暖,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和身体状况,感谢他们在战争年代用生命保家卫国,作出了巨大贡献。武江各社区还积极整合服务资源,充分发动志愿者、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站等服务设施,从生活照顾、急难救助等多方面为老战士们提供个性化服务。
南方+记者 唐音
通讯员 李尧 谢焘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