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院住院难”一直是民生热点问题。
过去,“患者苦等住院床位,不同病区的床位却‘忙闲不均’”也曾是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常态。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医保政策,高效利用医院有限的床位资源,减少患者等候住院的时长,佛山市一医院于2018年起大胆打破科室床位行政壁垒,由床位管理中心对全院床位进行统筹调配。
经过多年改革,如今,佛山市一医院患者平均候床时间缩短了一半,有效缓解了患者住院难、等候时间长的问题。
佛山市一医院于2018年起大胆打破科室床位行政壁垒,由床位管理中心对全院床位进行统筹调配。邱日华 摄
床位资源“动”起来,患者平均候床时间不到7天
10月17日上午九时许,73岁的陈明(化名)因左膝关节疼痛到佛山市一医院就诊。尽管当天关节骨外科专科病区床位已满,但在床位中心的调配下,她于上午11时提前顺利住进市一医院神经外科病区的病床。
从医嘱出具到完成住院手续,耗时仅一个多小时。
医院床位的传统管理方法是由科室根据自身情况管理床位。这种模式下,不同科室间的床位难以互通,床位利用率高低不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过往各病区的床位仅面向内部开放,部分闲置病床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佛山市一医院床位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院推行的“一床式”管理模式,是指对全院的病床实行“统一预约、统一调配、统一入院口径”,通过集束化管理让有限的床位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
据床位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市一医院各病区的床位面向全院开放,患者住院不再受病种、病区等条件限制,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床位管理中心可以合理调配患者的床位。患者在哪个病区住院,专科医生就跟着患者服务到哪个病区,实现了“医生跟病人走”,“哪里有床就收治哪里”,真正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实行“一床式”管理改革前,佛山市一医院患者平均候床时间为12.9天,到2022年已缩短至6.96天,减少时间近六天之多,改革成效较为显著。
佛山市一医院的住院服务与床位管理中心前台不再排长队。佛山市一医院供图
“‘一床式’管理实践中,如何做到跨科患者同质化管理是难点。”床位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以前,专科病区护士面对的是专科的病人,专科的病种理论知识和实操经验相对丰富。实行跨科收治后,一个病区可能要收治来自不同专科的患者,护理人员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
对此,在佛山市一医院护理部未雨绸缪,推进“护理先行”。在院内广泛且有计划地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其中包括专科护士、教育护士、研究护士、个案管理师和住院总等人才培养及储备,同时通过专科护士查房、住院总护士晚查房、护理会诊等制度对跨科收治的医疗服务质量进行把关。
据统计,佛山市一医院实行“一床式”管理至今,由床位管理中心统一安排入院314504人次,跨科收治5405人次,让更多的患者提前得到正规的住院治疗。
其中有两组数据值得关注。一组是佛山市一医院空床日数2020年为171409床日,到2022年已锐减至67639床日。另一组数据是,2020年,床位使用率为79.02%,而到了2022年,这一数据升至了94.4%。
根据《2022年广东省医疗卫生资源和医疗服务情况简报》,2022年,广东省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68.5%,其中三级医院为78.2%。
这意味着实行一床式改革四年来,佛山市一医院床位使用率从广东省内三级医院的平均水平跃升至省内医疗机构的前列。
在今年10月举行的“2023数字健康创新大会暨第六届智慧医疗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224个项目中,市一医院参赛项目“创新信息化赋能,助推一床式管理的智慧化转型”在广东赛区以一等奖出线,总决赛荣获优胜奖,“一床式”管理经验得到国内专家的高度认可。
“我院实行‘一床式’管理改革以来,已接待27家医院前来交流学习。”床位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积极把经验和成果与国内同道共享,共同推动医疗资源的活化利用。
再造住院流程,持续改善医疗服务体验
在佛山市一医院的住院服务与床位管理中心前台,已经很久没有见到排起长队的现象发生了。
自从医院上线“手机自助入院流程”后,患者用手机便可以自助完成床位预约信息填写、住院确认及住院押金缴纳等大部分的住院手续办理,耗时不过1—2分钟,免去了排队等候的时间。
“智慧自助入院服务”运行4个月来,自助入院办理23048人次,自助入院办理率86.5%,患者办理入院等候时间显著缩短58分钟,实现了“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
“接下来,我们还将实现住院手腕带在病区打印和手机自助登记医保,彻底实现线上办理住院。”床位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佛山市一医院推出的“智慧自助入院服务”,已顺利运行4个月。邱日华 摄
要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就必须持续改善就医体验。在住院这件患者的大事上,佛山市一医院精益求精,持续打磨完善流程。
“在传统的入院模式下,患者住院后,要等医生开出医嘱,才能开始预约住院检查,起码得等三五天。”床位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为此,佛山市一医院着力优化入院准备服务流程。
“医院还尝试将患者的检查提前到开住院卡阶段,患者在门诊开住院卡时,医院同步为其开具大型检查的清单,并在住院前为患者约好了检查时间,使得患者在住院后可尽快完成检查。”床位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实践至今,佛山市一医院入院准备服务达到11173人次,进一步缩短了患者住院检查或手术等候时间,节省了患者的住院开支费用。
据统计,佛山市一医院的平均住院日从2020年的7.75天,下降到2022年的7.02天,较2022年广东省内医院的平均住院日低1.18天。
为患者着想,才能让患者满意。2022年,佛山市一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再创新高,达到了97.59%。
在“一床式”管理成效充分显现后,佛山市一医院又瞄准了建设“预住院”服务这项新的任务。
今年5月,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可以在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办理“预住院”,在患者入院前完成术前检查、检验和术前麻醉评估,缩短入院后术前等待时间。
床位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预住院是一个便民惠民的服务举措,有条件的医院可实行“预住院”,目前市一医院正在紧密推进落实“预住院”工作,并将其与已有的入院准备服务工作结合起来。
此外,市一医院床位管理中心还将探索结合家庭医生保障机制,有效衔接医联体的双向转诊工作。
“在探索‘一床式’管理的过程中,医院技术团队自主研发了床位管理系统和集约化入院准备服务软件,取得两项软件著作权。”床位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医院也将继续朝着智慧化的方向深化医院的‘一床式’管理模式,包括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床位自动分配等。”
【撰文】邱日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