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山南海狮山的广东(南海)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内,华南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共享平台(以下简称“华南小鼠平台”)的一期项目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工作人员忙碌地打包运输小鼠、监测数据,饲养间、实验室里一片繁忙景象。华南小鼠平台拥有超过2万种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化小鼠模型,今年预计有50万只实验小白鼠销售至大湾区乃至海外市场,其中一些小鼠的单价能够达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
不久前,华南小鼠平台的二期项目正式启动运营。全部投产后,动物设施面积将超过12000平方米,每年可提供超300万只以上疾病模型小鼠。
“作为核心上游资源平台,我们希望能够立足狮山,协助佛山筑巢引凤,促进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链逐步完善。”华南小鼠平台总经理王韬表示,“得益于南海区、狮山镇政府在资金、土地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平台小鼠年产量才能在短时间内大幅增长,我们希望能稳定持续为大湾区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基本支撑,力争成为华南地区生物医药发展的重要创新平台以及产业化标杆企业。”
华南小鼠平台工作人员查看小鼠情况。受访者供图
“最贵”小白鼠
一只卖了上万元
看似稀松平常的小鼠,背后却蕴藏着大生意。
动物模型是早期科学研究和药物临床前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实验工具,小鼠因为与人类基因高度相似,且繁殖周期短,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模拟人类代谢、疾病和测试药物应答。随着我国创新药研发市场快速增长,中国小鼠模型市场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2018年,南京大学教授、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主任、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以下简称“药康生物”)高翔在佛山南海注册成立广东药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药康”),并与南海区政府共建了华南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共享平台,由此开启了“佛山小鼠”的研发之路。
作为中国模式动物领域最“年轻”的上市公司,药康生物虽仅成立6年左右,但核心管理团队却拥有约20年的实验动物领域研究经历,是国内最早开展小鼠模型研究及产业化应用的团队之一,目前已有2万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化小鼠模型,可为全球科研机构和药企提供动物模型创制及应用开发等一站式服务。
最近一年,广东药康的小鼠销量达35万只,主要包括可用于肿瘤药效研究的免疫缺陷小鼠、人源化小鼠以及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小鼠疾病模型。
其中,最贵的是“斑点鼠”,一般3只可售2万元左右,一些定制款可卖出上万元的价格。这类主要是“基因敲除小鼠”,它们身上部分或所有组织和细胞中的目标基因功能已被破坏,通过分析这些小鼠出现的异常反应,推断目标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据介绍,该技术壁垒较高,且部分斑点鼠系市场首创,具备稀缺性,因而定价较高。
华南小鼠平台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客户覆盖广东95%以上的高校、医院与科研机构,例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此外小鼠还销售至广西、海南以及东南亚市场。成立三年多来,广东药康销售收入平均每年增长超过30%,2022年超过6500万元,2023年预计达到8000万。
选择狮山
筑巢引凤,完善佛山生物医药产业链
走进华南小鼠平台一期项目,可以看到一块巨大的电子监控屏幕上实时显示小鼠饲养室、采样室、分子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画面,还可以看到每个房间内的室温、压强等准确数据,“全副武装”的科研人员严格按照规定在实验室中忙碌工作。
通过电子大屏上,工作人员能够实时了解小鼠动向。陈雪婷摄
据介绍,华南小鼠平台从建设之初,就建立起了一整套实验动物质量管控体系,从自动化培育器清洗消毒线,到数字化智能监测系统等,从小鼠的生存环境到运输过程都实施精细化管理。
华南小鼠平台从建设之初,就建立起了一整套实验动物质量管控体系。受访者供图
在这里,每只小鼠出生后就会获得专属“身份证”,凭借编号就可以查看小鼠的培育过程、基因数据、经手科研人员等详细信息,实现全方位、深层次溯源,确保小鼠质量安全。
这样颇具科幻感的场景,如今在南海狮山这个工业重镇成为现实。为何落地狮山?王韬介绍,粤港澳大湾区是全国科技发展的排头兵,而生物医药产业是大湾区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优质的实验动物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础,是生物医药产业链的核心上游资源。此前大湾区大部分高端的实验小鼠都需要从华东等地引进,大大制约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我们落地狮山,正是想填补这部分的市场空白,以小鼠资源为核心,助力政府筑巢引凤,吸引相关科创平台以及上下游企业落地南海,完善佛山本地生物医药的产业链,打造大湾区产业发展生态圈。”王韬说。
一个公司良好的发展离不开所在区域良好的产业生态。对于广东药康来说,公司所在地南海区、狮山镇就是一片创业干事的热土。近年来,南海区大力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引入多个产业创新平台,新型生物医药产业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向,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南海全区有生物医药领域企业近2500家,其中研发、生产类企业约900家。而狮山镇作为南海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集聚地,经过近10年布局,全镇拥有生物医药领域企业近200家,涵盖生物科技、高端医疗器械、新型药物制剂等领域。
落地3年多时间里,华南小鼠平台感受到南海、狮山的生物医药产业也在逐步完善。平台发展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发展过程中如果有什么问题,狮山经发部门会牵头各部门来协调解决问题,而不用我们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找。”王韬说。
主动出击,提前布局
最快3个月可为企业提供定制化订单
今年9月,华南小鼠平台二期项目正式开始运行。待该项目全部投产后,动物设施面积将超过1.2万平方米,实验室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设计笼位9万笼,每年可提供超300万只以上疾病模型小鼠供应,进一步提升服务下游企业的能力。
华南小鼠平台二期项目饲养间。受访者供图
与此同时,这个集模型开发、饲养繁育、新药研发服务的一体化实验动物综合基地的建成投用,意味着华南小鼠平台即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除了小鼠供应的大幅增加外,新增设备设施和ABSL-2等实验室也大幅提升了平台为下游企业提供功能药效分析、病毒疫苗检测的能力与范围。“这可以说是另一种提升亩产值的方式。”王韬说。
作为生命科学研究和医药研发的上游配套企业,模式动物行业的发展高度依赖研发需求的增长。但华南小鼠平台,并非一味坐等订单,而是主动出击,关注企业和科研的前沿动态,包括企业药物推进管线与药物靶点等,提前布局实验动物的研发与生产,以便企业需要做研究与检测时平台能够快速反应,从而推动药物的转化与上市。平台还表示最快3个月可为企业提供定制化订单。
平台也积极寻求与领域内企业及科研单位进行深度合作,以平台掌握的小鼠资源及科研技术共同开展科技攻关。目前已链接大湾区许多高校资源,提供药品疗效分析服务,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近年来,广东药康凭借先进的动物质量监管,获得了ISO9001认证,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佛山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荣誉资质。就在2023年3月,华南小鼠平台化通过了国际AAALAC认可,是佛山唯一获得该项资质认可的单位。该项认定由国际实验动物管理评估与认证协会颁发,是目前世界上实验动物领域最高级别的认可之一,这也表明华南小鼠平台在实验动物的使用与管理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调研手记
不甘心只做“卖铲人”
“淘金先富卖铲人”,在美国的“淘金热”时期,不是每个人都能淘到金子。然而许多供应淘金所需工具的商人却能赚得盆满钵满。这种情景启示我们,时刻关注市场需求,找准商机,有时比直接参与“淘金”活动更加聪明和稳健。
实验小鼠提供商扮演的便是一个“卖铲人”的角色,但华南小鼠平台并不甘心只做一个普通的“卖铲人”,受制于下游企业的发展,亦步亦趋。他们想要卖的是高端的具有市场稀缺性的“铲”,于是选择主动出击,投入大量研发经费,紧跟行业科研热点,研发更多生物模型来保持行业研发速度领先的优势,以形成技术壁垒来维系自己的市场份额。
商品化小鼠模型突破2万个,年产量从2020年的40万到未来可达300万,数倍大幅增长的背后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依托强大的国家级资源库及集萃药康科研实力,华南小鼠平台积极引进生物医药领域人才,目前已建立超180人科研团队,其中包括5名博士和20名硕士,本科学历以上员工占总人数比重超50%。
人才向产业聚集,这个现象不止于华南小鼠平台。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越来越多产业人才聚集在南海和狮山地区,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生物医药产业链将在这里形成区域集聚。这种集聚效应将会加速当地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经济增长。我们期待见证南海和狮山地区在生物医药领域取得更大成就,为全球医学科学和健康产业作出更为重要的贡献。
【撰文】陈雪婷
【制图】严经纬
■专题阅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