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劳育模式,桥头镇“一校一企”共建校外劳动实践基地

教育莞家
+订阅

从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为充分发挥劳动实践活动的综合育人功能,近年来东莞市从顶层设计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劳动教育体系建设,凝聚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合作的力量,形成协同育人的劳动教育新格局。

近日,东莞市桥头镇第五小学师生走出校门,走进农田,拿起农具,在学校共建的劳动实践基地种下第一粒种子,播种希望。当天,桥头镇“一校一企”校外劳动实践基地签约挂牌仪式在该镇荷花产业园七彩花田成功举办,东莞市桥头镇第五小学与七彩花田进行了现场签约,共建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开展生产劳动、职业体验和志愿服务等劳动实践项目,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

“今年是桥头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一校一企的共同携手,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深耕五育并举,厚植劳动情怀的有效途径。”签约仪式现场,桥头镇第五小学校长罗树平介绍,搭建校外劳动基地,将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劳动学习、交流、实践的平台,通过老师实践淬炼桥头五小学子的劳动品质,弘扬劳动精神。完成签约仪式,罗树平为特聘校内外劳动指导专家、桥头镇荷花产业园种植专员纪金林颁发聘书。

劳动启心智,实践砺成长。在特聘指导专家的指导下,参与活动师生代表拿起农具、走进农田,在劳动实践基地种下了第一粒种子。此举不仅代表劳动基地正式启用,也象征着辛勤耕耘的劳动教育者们播种希望,成就未来。

据悉,“一校一企”校外劳动基地的成功签约挂牌是桥头镇劳动教育的一大里程碑,也是桥头镇第五小学劳动教育的新征程。校方表示在“和润教育”的办学理念下务劳润行,学校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挖、整合校内外资源,丰富劳动实践内容和形式,让学子在出力流汗、手脑并用中学会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内化劳动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南方+记者 黄婷

学校供图

编辑 黎晗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