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制造业是东莞的特色产业之一。在去年工信部公布的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中,“佛莞泛家居产业集群”上榜,这充分显示了东莞家具制造的优势和实力。
被称为“中国家具出口第一镇”的大岭山,聚焦高质量发展,主动作为推动动能焕新。各级党组织在为企业搭建上下游对接平台,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水平,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实践。相关实践案例,也获评了第三届广东基层党建创新案例中的“全省最佳案例”。
聚焦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
他们都进行了哪些探索实践?
聚焦 1
“单打独斗”如何变“抱团成军”?
受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家具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传统的单兵作战发展模式明显有些“力不从心”,提高行业集中度,整合分散资源,做大做强镇街特色品牌迫在眉睫。
聚起来能发展得更好,大岭山首先考虑到的是成立产业链党支部。
在原来以公司为单位单独组建党支部的基础上,重新整合分散资源,组建由行业协会会长、知名企业负责人、职能部门业务骨干、资深党建指导员组成的家具产业链党支部,充分发挥产业链党组织凝聚链上企业、协调内外各方、聚合多方资源的作用。
有22年党龄的梁晓东是家具行业协会会长,被选派为家具产业链党支部书记,在门窗行业打拼20余年的他,牵头制定了《铝合金恒温门窗》团体标准。担任党支部书记以来,在有关职能部门的协助下,他多次组织会员企业参与国内外家具展、节日茶话会等活动,大力推动抱团发展。
聚在一起了,那怎么“拧”在一起?
建立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机制。形成“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产业链党支部具体负责、链上企业党组织落地执行”的三级管理格局,跟进出台《大岭山镇家具产业链党建试点工作指导意见》,深入推进产业链资源整合与共享、链上企业合作与发展。
为了更好地聚链起势,大岭山打造350平方米单独空间的“岭上红链”党建阵地,内设的宣传展厅、鲁班学院、红链议事厅等功能区,为家具产业链党组织开展党建宣传教育、技能人才培养、链上企业党组织联席会议、党建联建共建等活动提供阵地支持。
聚焦 2
“外驱动力”如何变“内生动力”?
产品“含金量”偏低,生产线机械化程度不高、技术人才招工难等是现阶段家具产业面临的问题,而数字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转型是家具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这一必走之路,要怎么走?
大岭山镇党委着眼产业长远发展,从互学共进、人才培养两方面着手,解决企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助力企业在转型之路上行稳致远。
世界家具产业集群大会
为了给企业充电赋能,大岭山选择上线“学习搭子”!今年8月就与厚街联合承办2023世界家具联合会年会暨世界家具产业集群大会,为链上企业与中外家具企业家共话产业发展提供重要交流平台。
此外,还会定期组织链上企业党组织开展党建联建共建、教育培训,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加大科技、标准、政策等业内信息共享,让企业少走弯路,实现链上企业互惠共赢。
工匠活动现场
产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技术人才的支撑。企业找到匹配适合的能工巧匠,这不容易,那就培养发展所需的技能人才。联合高校成立“鲁班学院”,为企业“订单式”输送技能人才,打造“当代鲁班·大岭山星级家具工匠”特色产业类人才工作示范品牌,与科研院所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
此外,还实施“双培养”计划,着力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为企业发展储备人才力量。定期开展“项目制”技能培训,提升家具产业人才技能水平,为产业结构向高质量转型提供人才支撑。
聚焦 3
“名声在外”如何变“名利双收”?
家具品牌琳琅满目,如何扩宽销售渠道,把莞货品牌擦得更亮?
党建为链,串起特色工业旅游路线,大岭山还进行了一次推动产业链企业“组团出道”的创新实践。
推出的“潮流东莞 时尚家居”首条大岭山家具产业工业旅游路线,将本地产城人文融合的最新亮点串珠成链,立体展示产业发展动能焕新的最新亮点和成果,为本土品牌企业引流、为产业集群造势,推动“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双提升。
国内外家具人到大岭山家具企业参观
组团打拼更能擦亮品牌。今年,大岭山联合承办2023世界家具联合会年会暨世界家具产业集群大会,并邀请国内外家具人实地考察大岭山家具产业,进一步擦亮莞货招牌。
有名也要有利。相关职能部门党员干部组织的短视频创作大赛暨大岭山电商直播大赛助推企业“名利双收”。家具产业链党支部也积极“授人以渔”,联合电商协会组织开展电商直播、短视频培训,帮助链上企业通过新兴形式提升企业销售业绩。今年以来,产业链党组织参与组织开展家具企业宣传推广活动10余场。
短视频培训课程
来源 | 严实莞家、大岭山镇党建工作办
编辑|祁玉婷
审校|李志锋、李应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