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唯一!南雄市红砂岭综合治理工程入选全国首批优秀典型案例

南方+

日前,在由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组织召开的山水工程推进会上,公布了山水工程首批15个优秀典型案例。其中,南雄市红砂岭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成功入选,也是广东唯一入选的案例

近年来,韶关南雄牢牢把握北部生态发展区定位,直面红砂岭的红层荒漠生态问题,采取政府主导、社会投入、融合推进等多种举措,设立南雄市红砂岭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加快红砂岭修复治理步伐。该项目被列入全国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为粤北南岭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重要支撑项目之一。

试点工程累计实施完成项目329个

南雄市红砂岭综合治理工程项目聚焦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北江源头重要水源涵养区的定位,在4.6万亩红砂岭区域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完成总投资8.74亿元。该工程创新多类型土壤改良技术、“中草药立体种植”生态治理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红砂岭生态监测与评价。通过项目实施,治理区生态稳定性提高,植被覆盖率显著提升,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

作为全国第三批试点,广东粤北南岭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将于2023年底前完成整体验收。试点实施以来,韶关市深入贯彻“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生态修复理念,聚焦“两江一公园”治理,大力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有序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建设。截至2023年10月,试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94.34亿元,实施完成项目329个。

韶关市、县两级政府分别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领导小组,高位推动试点工作落实。编制《广东粤北南岭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实施方案》,系统分析项目区范围内的主要生态问题,实施四大类17项治理工程,实现山上山下、地上地下、上游下游、左岸右岸联动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编制印发《韶关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方案》,落实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相应职责定位,形成管理合力。

在试点工程的实施同时,韶关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办公室同步梳理试点项目的实践经验,会同各地各部门及试点项目技术团队和管理咨询服务团队,对试点项目实施情况及修复治理成效及时进行评估和总结,从中发掘了一批亮点工程、典型案例和“韶关样板”。

例如,凡口铅锌矿矿山综合生态修复工程、大宝山新山片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南雄市梅关古驿道重点线路生态修复项目入选“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韶关市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石漠化区域综合治理项目获生态修复效果奖;韶关市南雄市稀土矿区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项目获“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提名”。

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

韶关在推进试点过程中,积极协调生态保护修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实现生态保护项目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

例如,在红砂岭地区综合治理项目中,积极探索“生态+产业”发展模式,建成2000亩嘉宝果种植基地、3000亩中草药种植研发基地、5000亩脐橙种植基地,为300多位农户提供就业岗位,人均年增收2万元。在韶关石漠化综合治理中,通过将“治石”与“兴农”相结合,带动油茶、光皮树、吴茱萸等产业带建设7700余亩,推进区域林产业化发展,增加林农收入近3600万元。

同时,韶关市坚持问题导向,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促进项目修复长效稳定。在南岭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中,围绕森林资源的质量不高、野生动植物生境破碎化明显等突出生态问题,坚持保护优先,系统开展勘界立标、生态廊道建设、栖息地保护、南水水库水环境保护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取得显著成效:项目区新发现海南虎斑鳽、黄角鱼鸮、白鹇等多种珍稀鸟类和丹霞山刚竹、丹霞山天葵等7个动植物新种和菌类,南水水库水质保持优良持续稳定达到Ⅰ类。

在韶关石漠化综合治理中,以解决“地力竭”为切入点,遵循石漠化区域自然规律,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治理为辅的治理思路,将天然林纳入保护管理,禁止商业性采伐,充分发挥大自然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将“恢复森林植被、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经济”三者有机结合,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大宝山新山片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为解决重金属矿山土地酸化植物难以生长的问题,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探索出具有“原位基质改良+直接植被”矿山修复技术,解决了多金属矿山生态修复的技术难题,项目区建立了免维护、不退化、植被生物多样的生态系统,植被覆盖度达91%,被誉为“火星复绿魔法”。凡口铅锌矿为防治岩溶塌陷解决地质环境问题,研发了帷幕注浆截流关键技术工艺,截流率高达75%以上,井下废水年减排700万吨,矿山水系生态得到长期有效修复。

南方+记者 陈薇

通讯员 陈云辉 朱思武

编辑 周煦钊 张志超
校对 曹柏英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