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消息传来!华为位于上海的全球研发中心,明年就会交付使用。
该研发中心位于上海青浦,总投资超百亿元,园区占地2400亩,总建面约220万㎡。预计将于2024年6月交付,届时将引入3.5万名科技研发人才,园区内部还建有“小火车”帮助员工通勤。
可供对比的是,位于东莞松山湖的华为终端总部,占地约2569亩,总建筑面积约292万㎡,也就是说,华为青浦研发中心的规模,差一点点就超过了华为松山湖终端总部。
为什么选择上海,而非深圳?华为又跑了吗?
一、3.5万研发人员进驻提供住房、小火车通勤
2020年9月,华为青浦研发中心项目正式动工。整个项目东西向最长2.4公里,南北约900米。
青浦研发中心效果图(来源:绿色青浦)
像华为松山湖基地一样,华为青浦全球研发中心也像一个绿色生态小镇,并且以水系为中心,打造了8个各具特色的组团,100多栋3至5层的研发楼宇,以及少量7层以上的楼宇。
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来源:绿色青浦)
作为华为重点研发基地,华为青浦研发中心将承担芯片设计、无线网络和物联网等领域的研发任务。
上海青浦区经委副主任董敏透露,项目交付后,将引入研发人员3.5万人左右。并将提供6200套单身公寓以及5300套家庭住房,为人才提供安居服务。
3.5万人是什么概念?2018年,华为迁入松山湖基地时,就是大约3万研发人员。
今年底即将建成的华为观澜新能源基地,也预计将吸纳3万名员工。
外立面已基本成形(来源:绿色青浦)
青浦研发中心交付后,将通过小火车实现互通连接,共设8个站点,全程运行需15分钟左右。
未来,这里将成为集企业办公、研发中试、技术孵化、生产服务和配套居住于一体的复合型产业社区。
目前,整个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将于2024年年初竣工,并逐步投入使用。
二、为什么选择上海,而非深圳?
华为全球研发中心,为什么选择了上海,而非深圳?
为什么没有落在大热的上海张江,而是选择了相对偏僻的青浦区金泽镇?
我们先回答第2个问题。
青浦区金泽镇,地处上海、昆山、苏州吴江区和嘉善之间,“江浙沪”三省的交汇之地。
(来源:同策洞察)
这里东距虹桥枢纽38公里,西临水乡客厅4公里,北靠G50长三角数字干线、地铁17号线(在建西岑站)、沪苏嘉城际线,南接北横港蓝色珠链,港荡相连,水乡绿色自然资源优越。
2017年6月1日,华为与上海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约定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为了考察选址,华为在长三角来来回回看了很多地方。
据说,最早是任正非坐车路过青浦,看到了金泽的风景,他心动了。
也许就像选址松山湖一样,这里的产业基础、山水资源和足够的土地空间,满足了华为的需要;同理,青浦不仅地处绝佳的产业走廊之上,也因为最原生态的江南乡村风貌,换个角度看,就是“世界级的料子”。
在这张白纸之上,才能更好描绘出华为心中理想的园区模样。
很快,2018年6月19日,华为在青浦注册成立上海海思技术有限公司,2019年初,华为上海青浦研发基地顺利完成土地摘牌。
根据青浦区提供的公开信息,华为研发中心项目运营主体,就是华为的全资子公司——上海海思技术有限公司。
毫无疑问,华为的每一次选址,绝对不会盲目,其考虑的不是现在,而是更长远的未来;更不是自己一家企业,而是整个产业集群。
好了,现在可以回答第1个问题:为什么是上海,而不是深圳?
青浦全球研发中心要做什么?简单讲,就是芯片的研发和设计。
放眼全中国,哪里是芯片最强产业高地?答案是长三角。
芯片,又称集成电路,被喻为“工业粮食”,是所有整机设备的“心脏”。
长三角,是目前中国最主要的集成电路开发和生产基地,产业规模占全国60%。
早在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95家上市公司中,其中长三角就占席39家,占比41.1%,合计市值近1.5万亿。
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上市公司分布
在长三角内部,又以上海集成电路行业上市公司最多。
2021年中国长三角集成电路上市公司分布
生产一枚芯片共分几步?
首先,处于上游的设计公司会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出电路图;
另一边,硅晶圆制造公司负责生产芯片制造中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晶圆片;
然后,中游的晶圆制造厂把设计好的电路图移植到制造好的晶圆上;
最后,送至下游的封装测试厂实施封装与测试。一枚芯片就这样诞生了。
长三角地区“一市三省”集成电路产业定位(来源:集成电路材料研究)
在长三角,已初步形成了包括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及支撑业在内的较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上海主打顶尖芯片设计与制造;
江苏最强的是封装测试;
浙江在模拟芯片及功率半导体设计制造以及打造区域IDM模式上展露头脚;
安徽则存储芯片上胜人一筹。
看到这里,你就更理解了华为的思路:在有凤的地方筑巢,在产业集聚的地方建园区。
上海,是目前华为在芯片上的最佳选择。
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布局(来源:集成电路材料研究)
三、为何在集成电路的赛道上珠三角落后于长三角?
援引公众号 投资界中,一位资深投资人的分析:珠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不平衡,设计产业很大,但芯片制造产业底子薄、全面布局晚,芯片研发、高端科技支撑不足,芯片人才供给体系不完善,总体竞争力受到影响。
不少初创公司可能拿着来自珠三角的投资,但却因为政策、或是封装便利考虑,最终在长三角落户。
粤澳半导体产业基金、执行事务合伙人李进先曾分析,广东集成电路制造领域发展薄弱,是因为其过度市场化和开放,集成电路产业在制造端相对周期更长、投入量更大。
因此,广东需要在制造端和封装端做资金和资源都比较重度的投资,同时还要找一些项目导入到大湾区。从整个产业链角度来看,新增晶圆厂和封装厂的项目是未来大湾区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重心。
发力虽晚,但珠三角发展集成电路的决心已定。
尤其是深圳,在半导体设计领域已经是一枝独秀,拥有近400家设计公司,并且已经集聚了中芯国际、比亚迪、昂纳科技、金泰克、基本半导体、纳微半导体、拉普拉斯等重点企业,第三代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初成规模。
也许很多人想问,在上海建全球研发中心,华为又跑了吗?
2018年,当华为的大巴一辆辆开进松山湖基地时,任正非就说过,华为全球总部基地不会搬离深圳,这一点永远不会变。
对于一个拥有庞大业务群的龙头企业来说,全球布局是基本操作,其选址的底层逻辑很明确,在合适的地方,布局合适的产业。
无论是东莞松山湖,还是上海青浦,亦或是南京、武汉、成都等其他城市,都是如此。
不同的是,深圳、上海、东莞这三大基地,应该是华为在全国级别最高的研发制造基地。
彼此之间的业务划分也非常清晰:深圳,是华为全球总部基地和新能源基地;东莞松山湖则是华为终端总部,主要为消费者和运营商提供移动终端和家庭终端等产品及解决方案;而明年即将交付使用的上海青浦基地,不出意外的话,将是华为对外销售芯片及部件的研发中心。
【部分资料来源】绿色青浦、海报新闻、华东局、浙里数传(浙江省企业信息化促进会)、投资界、集成电路材料研究
【撰文】邱永宽
【通讯员】张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