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引入科技人才破局,走绿色高端路

南方+

点击图片进入专栏

专家名片

陈建榕:广东省船舶工业协会秘书长

从20世纪50年代江门造船厂诞生后,江门一直是广东造船业发展重镇。从全省乃至全国角度看,江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发展情况如何,需要解决哪些痛点问题?记者邀请了广东省船舶工业协会秘书长陈建榕回答这个问题。

陈建榕认为,江门造船工业基础深厚,行业既有良好政策和营商环境支持,也有成功转型的骨干船企,市场优势明显。目前,绿色产品、绿色工厂正成为行业主流方向,江门应注重引入科技人才,推动制造技术走向高端化。

南方日报:江门船舶企业迅速转跌为升的关键在哪里,如何理解现在的发展模式?

陈建榕: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10多年的船市低迷导致了国内部分船企停产、转产甚至倒闭,不少低端产能被淘汰。但也有不少船企在“寒冬”中依然坚挺,将目光瞄准数字化转型,加大对先进高端装备、高效生产设备等的投入,加强科技创新投入,进军高端船舶制造领域。经过几年调整,江门船企在产品结构转型过程中坚持细分市场、找准产品定位,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船舶产品类型和市场领域,不断提升制造技术水平。同时,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制造及工业物联网等新生产经营模式的升级,企业不断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市场开拓,产品正朝着专业化、高端化迈进。

南方日报:《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在深圳、珠海、中山、江门等地建立智能海洋工程装备研发中心和海工装备测试中心。对比其他三个城市,江门建立这两个中心有什么独特的优势。

陈建榕:一是江门拥有百年工业发展史,有着深厚的工业历史底蕴。二是有良好的造船基础,江门拥有全省1/10的大陆海岸线,港口优良、航运便利,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三是有着良好的营商环境,政府对造船工业大力支持,对江门造船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南方日报:江门提出加快建设广东最大的海工装备制造基地。要实现这一目标,您认为江门可以往哪些方面努力?

陈建榕:造船工业是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机电、钢铁、化工、航运、海洋资源勘采等上、下游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对促进劳动力就业、发展出口贸易和保障海防安全意义重大。现在行业正面临破局,船舶行业朝着数字化转型升级和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在制造技术上走向高端化,这需要大量科技人才的加入。建议江门在人才配套政策方面向制造业倾斜,引导劳动力进入制造业,优化制造业人才引进机制进一步吸引更多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留住人才。同时推动科技、能源、资金、土地等要素资源向船舶制造业倾斜,促进江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南洋船舶承建的外籍船舶“伊斯坦布尔”号在新会港国际货运口岸顺利交付出境。新会区委宣传部供图

【统筹】潘晓晨 李霭莹

【采写】南方+记者 李霭莹

◎延伸阅读

调研|海工重器“江门造”

对标|大连造船,江门学什么?

编辑 钟惠琳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