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惠州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党员干部的强大力量,组织开展“三大攻坚”行动(植绿、“赤膊房”美化、人居环境整治),奋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在陈江街道落地见效。
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绿美陈江生态建设行动
陈江街道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力”转化为“绿美乡村行动力”,按照“宜林则林、宜藤则藤、宜草则草、宜树则树”的原则,持续做好生态恢复及复绿工作。
一是坚持统筹规划,全程精准管理。陈江街道结合乡村振兴示范带规划建设需求,有计划有步骤做好摸排核查、实地调研工作,按照“一条绿化景观路、一处乡村休闲绿地”的标准,制定一村一策,持续开展“五边”绿化美化和“四旁”植绿,切实提升全民爱绿植绿护绿意识。
二是坚持多方联动,凝聚植绿合力。陈江街道以党组织为纽带,街道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村“两委”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充分调动村民、企业、社会组织等力量,集中开展“百千万工程”攻坚行动暨植绿行动,营造爱绿、护绿、植绿的浓厚氛围,助力“百千万工程”跑出“加速度”系列活动。
三是坚持广泛宣传,传播绿美文化。陈江街道发动先锋出租屋和广大人民群众力量,共同担任生态文明传播使者,通过走访入户,发放宣传册,并借力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扩大宣传覆盖面,营造全民爱绿植绿护绿兴绿的浓厚氛围。
系统谋划,分类推进农村“赤膊房”美化攻坚行动
为加大“赤膊房”美化改造工作力度,陈江街道坚持“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先外围后内部”的原则,分类有序推进,对照上级“赤膊房”整治工作任务清单,详细摸清底数、明确整治方案。
一是以点带面、示范带动。陈江街道选调骨干力量,组建“赤膊房”美化行动工作专班,党工委书记任专班组长,坚持落实村级自查、街道核查工作的机制,开展“赤膊房”美化行动。同时在陈江村、青春村、幸福村三个示范村进行试点,率先探索形成美化农村“赤膊房”的方案和样板,逐栋制定具体整治措施,为全街道开展美化工作提供经验做法。
二是党企共建、形成合力。陈江街道充分宣传发动“两新”党组织、社会组织、乡贤等社会资源,强化党建引领,携手服务社会,针对确实有困难,无能力进行外墙装修的群众进行一对一帮扶。
三是分类施策,加快推进。陈江街道广大党员带头深入一线,对村级主要路口、显眼位置的“赤膊房”进行重点摸排、升级改造。引导农村党员自绘文明墙绘等方式,带动村民群众自觉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切实提升房屋美观度,对属于征地范围内的“赤膊房”,按照征地计划加快工作进度,予以拆除。
群策群力,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清洁行动
为持续改善辖区人居环境,推进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常态化、制度化。陈江街道深入推动“党建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度融合,常态组织“党旗领航·党群同心·清洁家园”主题党日活动。
一是构建责任体系。推动形成街道统筹、陈江街道村组负责、干群参与的三级联动机制,实行领导班子包片、驻点团队包村、村组干部包户,对11个行政村房前屋后堆积物、村道路面垃圾、生活垃圾等进行集中清理。
二是狠抓重点整治。陈江街道组建由班子成员牵头的农村人居环境考核组,每周确定一个重点整治区域,明确整治标准、责任人员和完成时限,并对11个行政村重点整治成效进行考核定级,对评为优秀等次的颁发流动红旗,对被多次列为重点整治区域的村小组进行亮牌提醒和约谈,责令限期整改,屡教不改的在陈江街道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
三是开发线上监督。开发陈江街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小程序,对各村整治情况进行“云监督”,通过实地巡查和线上监督相结合,实现数据实时跟进和闭环管理,大幅提升问题治理效率,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和效果。
来源:惠州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党建工作办公室
编辑:张宇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