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在端州区天宁北路的中华茶楼,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疍家糕制作技艺传承人黄金平,
正手把手指导市民
参与体验制作疍家糕。
据黄金平介绍,
从这个月开始,每逢星期六,
设在该茶楼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疍家糕制作体验点会对外开放,
让市民近距离了解和体验疍家糕的制作,
弘扬疍家文化。
黄金平向体验者演示割糕。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摄
在黄金平的指导下,
市民植雪芳体验了
疍家糕的制作流程,
从搅浆、调味、加浆、蒸煮至出炉,
忙得满头大汗。
搅浆和调浆。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摄
植雪芳对记者说,
通过体验制作疍家糕,
她感受到了疍家糕的魅力。
在肇庆某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赵嘉亮,兴致勃勃参与了疍家糕的制作体验,当成品上桌时,他迫不及待品尝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好甜!好爽口!”他对记者感慨说,想不到疍家糕的制作过程这么复杂,每一个步骤都要求严谨,如加浆的厚薄、蒸煮的时间等都有讲究,否则做出来的疍家糕味道和口感就不一样,很不容易。
市民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摄
那么对于肇庆这款特色美食,
你又了解多少呢?
今天,多彩君带你去了解一下吧!
可盐可甜!
这款特色糕点来肇庆必吃!
据悉,
疍家糕又称为“千层糕”,
自古流行于
西江肇庆段一带的水上人家,
素以“软、香、滑”闻名。
疍家糕工艺相当繁杂,
包括选米、洗米、浸泡、磨浆、
调浆、蒸炊、冷却等一系列的步骤,
任何一个工序都非常重要。
其中选米需要选用隔一年的早米,
米胶度没有那么浓;
且需采用本地的带弱碱性的山泉水,
蒸炊出来的疍家糕就会更加爽滑。
疍家糕分咸、甜两种味道,
其口感甘爽香滑、厚薄均匀、
层次分明、色香味俱佳。
其中,咸糕有猪肉、虾米、木耳等馅料,
口感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
为迎合更多人的喜好,
不少商家还制作了红豆、香芋、芝麻等
不同口味的疍家糕。
2012年,
疍家糕制作技艺
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
面向全国招收徒弟
黄金平提到,
除了设点给市民参与体验制作疍家糕,
他还面向全国招收徒弟,
免费向他们传授疍家糕制作技艺,
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疍家文化。
2017年,黄金平获端州区政府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疍家糕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8年被认定为肇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疍家糕制作技艺的代表传承人;2020年获认定为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疍家糕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黄金平祖辈都是水上人家,
几代以来都是制作疍家糕好手。
随着时代变迁,
熟悉疍家糕制作技艺的水上人家越来越少,
黄金平家庭是少数能坚持
并发扬疍家糕制作技艺的传承者。
听完多彩君的介绍,
不知道你心动了没?
不妨找个周六来这里,
品尝一下亲手制作的疍家糕吧~
来源:多彩肇庆 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