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互利合作水平,促进粤港澳三地技术、资金、人才、资源“软联通”,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制造业当家战略、建设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的重要作用,自2019年以来,粤港澳三地知识产权部门和珠三角有关地市政府已经成功举办四届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简称“湾高赛”),第五届“湾高赛”初赛也于10月18日在广州开赛。2022年,粤港澳三地知识产权部门联合举办“湾高赛”入选首批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
前四届“湾高赛”累计吸引内地和港澳2699个项目参赛,评出百强项目700个,50强项目351个,金奖、银奖、优秀奖151个。大赛参与主体和地区广泛、项目质量高、比赛创新多,挖掘筛选出一批创新质量优、专利价值高、示范效应强的优质项目,初步形成品牌效应,并在赛宣结合、赛训结合、赛育结合、赛投结合等方面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尤其是从第四届“湾高赛”开始,逐渐构建起粤港澳多方专利合作共赢新局面。第四届“湾高赛”共征集香港参赛项目11个,澳门参赛项目14个,涉及生物医药与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现代轻工纺织等产业领域,最终港澳项目获奖4个。其中香港高瞻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微云台防抖”项目是“湾高赛”举办以来首个获得金奖的香港参赛项目,项目团队在大赛投融资大会上与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达成签约合作。
“湾高赛”有效缓解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难题。第四届“湾高赛”意向签约项目31个,总投融资金额17.05亿元。其中,六度人和科技有限公司“EC云呼CRM获客系统”项目与中信证券达成投融资合作,融资金额1.5亿元,有力纾解中小企业资金困难;广东福田电器有限公司“人体红外感应式防触电安全稳定插座”银奖项目的4件专利质押融资金额高达2000万元。
“湾高赛”还加速搭建起专利流通平台。大赛持续通过项目路演、专利评估、建设“湾高赛”项目数字资产运营平台等方式促进专利运营转化。华南理工大学“润湿性调制的渗入固结岩土/混凝土加固防护材料研究及产业化应用”项目与方富(广州)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技术合作,北京科技大学“铁捕集电解回收废催化剂铂族金属及应用”项目与佛山的汽车、石化企业合作开发相关产品。
“湾高赛”打造起大湾区创新人才集聚高地。第四届“湾高赛”参赛的创新主体人数超5800人,其中包括院士15人、博士568人、特级人才27人、省市级高层次人才285人。正在开展的第五届“湾高赛”参赛项目涉及各类创新团队人才合计近万人,汇聚了两院院士、特聘教授等众多高层次人才积极参与。
接下来,广东知识产权部门将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锚定“走在前列”总目标,系统部署、精心组织,力争以更高的办赛标准、更开放的办赛理念、更好的参赛体验、更完善的服务支撑,持续推动项目落地转化实施,打造高标准国际化赛事,赋能制造业当家,助力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广东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湾高赛知识产权落地转化典型案例
↓↓↓
案例一:高瞻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在科技创新中解决摄影痛点,引领防抖技术新篇章
高瞻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瞻公司)“微云台防抖(MGS)”是2022年第四届湾高赛金奖项目。项目技术是全球最小的防抖云台,通过同时转动影像传感器及镜头,实现优秀的防抖效果,MGS的相机能在抖动及低光情况下,拍出清晰的影像,比传统的电子及光学防抖技术更优胜。
高瞻公司最初通过赛前宣讲了解到湾高赛,希望通过湾高赛提高技术在内地市场的知名度,让内地公司了解高瞻自主研发的防抖MGS核心技术,吸引内地公司与高瞻合作,打破国外在防抖领域的垄断。参赛期间,高瞻公司积极参加大赛组织的培训、对接会和资产评估,积极展示其自主研发的微型云台防抖(MGS)技术。通过湾高赛平台,高瞻公司获得与技术转化机构、投融资机构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并在机构帮助下,打通了将技术转化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高瞻公司与智能手表龙头企业小天才公司达成了合作,相关技术试产应用到小天才产品中,防抖技术让产品能够各种环境下实现稳定的拍摄,提升用户体验,同时也为产品增添竞争优势。
高瞻公司是自2019年湾高赛举办以来首家获得金奖的香港企业,通过参赛不仅实现了专利技术的落地转化,而且充分感受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对香港企业创新创业的强大吸引力,项目负责人麦练智博士已申请珠海市人才引进计划,将落户珠海,在内地开设办公室,扩展内地团队和内地业务。
参加湾高赛不仅为高瞻公司带来实实在在经济上的收益,而且大赛为高瞻公司提供了与行业内领先企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让高瞻公司的技术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对于高瞻公司来说,参加湾高赛只是他们在大湾区创新创业的起点。未来,他们将继续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以解决更多行业内的难题,为社会带来更多的价值。他们相信随着更多合作伙伴的加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防抖技术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美好。他们坚信,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和努力,才能实现他们的使命——让世界因为摄影而更美好。
案例二:高勘(广州)技术有限公司:利用光传感技术引领光网络智能运维革新
高勘(广州)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勘公司)“基于高性能激光器的光子感知和感知通信一体化技术”荣获2022年第四届湾高赛金奖,该技术是将光传感技术引入到光网络领域,解决了光网络工程数据清洗、数据核查难度大的痛点。通过使用光子感知和感知通信一体化技术,高勘公司成功将光缆转变为感知器的存在,使数据的持续跟踪和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实现客户在推广解决方案后期寻找时间减少70%,资源利用效率提高30%。高勘公司的系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在光网络智能运维领域市场的占有率名列前茅。
通过湾高赛提供的专利资产评估、培训、转移转化对接及样品展示等活动,高勘公司多渠道向外展示公司的技术和产品。同时,该公司贯彻湾高赛培育布局理念,持续加强公司高价值专利的培育和布局工作,提升知识产权运营能力,全面增强知识产权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2022年当年营收突破5100万元,预计2023年营收将突破8000万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在对接会上,高勘公司的项目吸引了多家投融资机构的高度关注。其中,中国移动产投、中国联通产投、深创投、广东广新集团、广发证券、佛山瑞信投资等多家投融资机构均对高勘表示出浓厚的兴趣。2022年,高勘公司与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完成了超过5000万元的A轮融资,其中粤科以广州市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出资,充分体现了高勘公司所拥有的知识产权的实力与价值。目前,高勘公司已经完成了与中移资本的尽调工作,估值从3.5亿元增长至7亿元。
此外,湾高赛还助力高勘获得多项荣誉资质,成为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广州市硬科技企业百强等。同时,湾高赛也推动高勘公司参与了中国专利奖、广东省专利奖评选等多项活动。
案例三:广东工业大学杨志军团队:技术创新引领创业之路,成果转化推动持续发展
广东工业大学杨志军教授团队项目“面向超精密制造装备的长行程纳米定位平台专利池”在参加2020年第二届湾高赛时,凭借其优秀的创新技术和创业理念,荣获初创组银奖。此后,其获奖核心专利“一种单驱动刚柔耦合精密运动平台及其实现方法及应用”推荐参评广东专利奖和中国专利奖,通过总结湾高赛参赛经验,成功获得了广东专利金奖和中国专利优秀奖。
湾高赛赛训结合和赛运结合的理念,夯实了杨志军教授成果转化落地的想法,参赛期间即在佛山南海区成功注册公司:佛山市华道超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道超精公司),公司以引领超精密运动平台技术创新为主导,项目研究获得国家和省级项目资助经费超过1000万元,并获得2020年“蓝海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A类资助。在湾高赛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理念的引导下,杨教授积极推动华道超精公司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工作,研发了全系列刚柔耦合运动平台,并将这些创新技术应用于机器人打磨抛光恒力控制中。目前,华道超精公司拥有发明专利30件。公司成立的第二年,成功实现销售额超过百万的目标,纯利润超过二十万元,并在2022年获得高新企业认证。
华道超精公司因湾高赛而生,受益颇深,发展过程中积极参赛,荣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佛山赛区高端装备初创组一等奖、港科百万奖金大创赛佛山赛区亚军和智能制造超新星等荣誉。在公司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不仅关注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还注重履行社会责任。他们研发了半导体设备光束调整平台和晶圆检测探针台等多项高端技术,推动了国产半导体装备的研发进程,为国家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华道超精公司通过专利转让和实施许可等方式实现高价值收益,其中一项专利转让收入达到80万元,另外两项专利实施许可的上限为500万元。同时,由于专利技术优势,与其他单位合作申报的项目获批2022年工信部重大研发计划,总经费1500万元。
案例四:高性能复合生物材料3D打印技术:骨科医疗的突破与前景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高性能复合生物材料3D打印技术”项目,获得2022年第四届湾高赛金奖。项目技术针对骨科临床的需求,致力于解决复合生物材料以及医学3D打印等关键技术问题,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了新型骨修复材料的精准制备及个性化定制产品的研发及临床转化应用。
通过参加湾高赛,项目团队进一步认识到了专利培育布局的重要意义,积极布局基于3D打印技术的高性能生物医用材料相关专利,新增申请中国发明专利5项,并加速推进4项PCT进入美国专利国家申请阶段,进一步巩固了团队在该领域的专利技术壁垒。湾高赛赛育结合、以赛促转的导向对项目团队影响至深,项目团队积极推进本项目产品“含镁可降解高分子骨修复材料”的临床试验研究。目前,该产品的临床试验工作已经完成,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团队正积极申报该产品的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预期2024年可获批,进入推广运用阶段。
项目获得湾高赛金奖以后,获得了产业界和投资界的高度关注,有多家投资机构表现出强烈的投资兴趣,对项目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项目的成功实施将有望促进我国在骨科医疗领域的自给自足,节省国家外汇支出,同时也能提高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END-
——————————————————
素材来源:知识产权促进处
编辑整理:广东市场监管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