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课堂 东莞行动|推动“安吉游戏”教学成果本土转化

教育莞家
+订阅

【编者按】

教育兴,则城市兴。近年来以教育扩容提质为抓手,东莞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能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并先后获得国家、省级荣誉——2020年8月、12月,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2021年11月,成功入选广东省首批5个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区(下称“三区”)。

以品质课堂为主阵地,以两个国家级示范区平台为支撑,东莞统筹推进三区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实践道路。为进一步梳理两年来,在打造品质课堂、推广国家优秀成果等行动中的创新举措与成效,形成可复制、可参考、可推广的经验,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联合南方+特别推出“品质课堂 东莞行动”栏目,敬请关注。

2017年,东莞启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以幼儿园课程改革推动全市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四年之后,深化全市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建设,东莞立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成效,以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县域幼儿园教育实践整体推进机制研究——基于‘安吉游戏’模式探索与实践”(成果方:浙江省安吉县教育局教科研中心)推广为抓手,制订出“安吉游戏”实践的东莞方案和行动指南,实现教学成果的本土转化。

“自2022年成为东莞市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基地后,结合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地先天不足情况,我们借鉴‘安吉游戏’成果,因地制宜进行了户外游戏场地及游戏材料、游戏玩法等优化设计。”东莞市莞城中心幼儿园园长罗润娣介绍,通过把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儿童,幼儿园利用“小”场地,最终实现游戏育人“大”价值。

课程游戏化建设为成果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到2025年全市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5%以上、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将达到50%以上;发挥优质园在办学、教研等方面的辐射作用,“十四五”期间建设15个幼教集团,打造一批品牌幼儿园。

日前由东莞市教育局、市发改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的《东莞市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东莞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擘画了新蓝图。

2017年东莞启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

2017年东莞启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

时间回溯到六年前,为全面提升全市学前教育保教质量,东莞启动实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并于2017年3月印发《东莞市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实施意见》,引导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以不同的切入点扎实推进课程游戏化纵向研究。

2017-2020年间,东莞共投入990.15万元专项培训经费,实现全市三万多幼儿园教师课程游戏化的全员普及性研训;征集遴选5000多个优秀游戏活动案例资源,有效地实现全市学前教育资源共享。2020年9月,东莞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经验在广东省教育厅简报刊登,面向全省幼教同行分享经验。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牵头统筹,协同名师骨干团队和市幼儿教育研究会两大教研团体支持,将全市划分成六个学前教育教研片,常态化开展镇街全覆盖的协作教研和送教活动,实现优质资源的区域共享。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三年探索与实践,为东莞推广应用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安吉游戏”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推动学前教育均衡、优质、特色发展。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的东莞实践历程图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的东莞实践历程图

“我们在深刻理解安吉游戏教学成果的‘爱、喜悦、投入、冒险、反思’游戏精神的基础上,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东莞学前教育突出问题,以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示范项目、成果推广应用基地项目、成果推广应用专项课题项目等三大项目为抓手,制订出安吉游戏实践的东莞方案和行动路径。”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此东莞成立了成果推广应用项目团队,形成“专家引领、教研推动、基地研究、全员应用”的多方多层次协同联动机制,将教研、培训以及一线教育教学紧密地拧成一条绳,为园所从理念引领学习到成果本土转化提供保障支撑。

形成“实验-研究-示范”成果推广应用路径

2020年12月,教育部启动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计划,并确定了60个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探索优秀教学成果的推广模式和“本土化”落地应用路径,助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为首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东莞在推广“安吉游戏”成果中,坚持以“推广应用成果赋能课程游戏化建设”的思路,以增加游戏环境规划和游戏材料的投放的适宜性、提升教师游戏的观察与指导能力为主要内容,推动“安吉游戏”教学成果的东莞化。

2022年4月,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在云端举办“安吉游戏”推广应用之成果解读专题研讨活动

2022年4月,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在云端举办“安吉游戏”推广应用之成果解读专题研讨活动

一方面,密切与成果持有人联系,加深成果理解。借助云端,东莞举办“安吉游戏”推广应用之成果解读专题研讨活动会,邀请成果持有方作《打破旧壳 发现真谛——安吉游戏的实践与思考》专题讲座,全市近3万人次幼儿园园长、教师参加活动,实现全市幼儿园教师学习全覆盖;强化培训,东莞组织基地园到浙江安吉游戏实践园进行跟岗学习50人次,提升教师对“安吉游戏”理念与实践的理解。

另一方面,加强区域研讨交流,促进成果的本土转化。东莞遴选23个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示范项目,开展由1所优质幼儿园带动5所幼儿园的抱团式研究,形成镇街推进策略、园本课程构建、游戏活动开展、领域教学及融合教育等四个维度23个课程游戏化研究成果。

同时,结合东莞“品质课堂”建设思路,组织开展“安吉游戏”推广应用暨“品质课堂”成果展示交流活动12场次,通过经验分享、游戏观摩、专题研讨等形式展示各基地幼儿园推广应用“安吉游戏”本土化的经验。

通过经验分享、游戏观摩、专题研讨等东莞推动“安吉游戏”本土转化

通过经验分享、游戏观摩、专题研讨等东莞推动“安吉游戏”本土转化

“结合全市幼儿园办园现状,在成果推广中,我们还将‘安吉游戏’可迁移、可落地的元素,渗透到园所课程游戏化建设中,切实从纵向评价角度去引导、鼓励园所大胆地将成果本土化,真正促进幼儿高质量游戏活动的开展。”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相关负责人如是介绍。

三年来,东莞开展“安吉游戏”推广应用优秀案例征集活动3次,共遴选出优秀游戏案例450个。通过“实验项目—研究项目—示范项目”研究,形成“实验—研究—示范”的区域推广应用路径,取得显著成效。

游戏课程改革提升育人质量,收获家长口碑

以“安吉游戏”成果推广,深化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的游戏课程改革,最终指向的是幼儿园育人提升与特色发展。

成果推广应用期间,东莞每年市级财政还设立学前教育教研专项经费100万元,从资金投入支持课程游戏化研究工作。完善的制度支撑、研训指导与财政经费支持,充分调动了幼儿园参与积极性,成果推广应用在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的游戏课程改革产生深远影响,全市幼儿园“游戏”氛围渐浓,进一步推动成果应用实现“个人研究”“区域应用”“市域推进”多层次多维度的应用推广。

东莞市课程游戏化示范项目研究——麒麟乐园班级工作坊

东莞市课程游戏化示范项目研究——麒麟乐园班级工作坊

数据显示,三年来基地镇街和幼儿园公开发表相关论文21篇,40篇游戏案例获省、市奖项,面向省内外的经验分享15场次。

以横沥镇为例,该镇形成了“1234”项目推进模式,即坚持一个核心:“游戏点亮童年”,筑牢两个支架:“行政推动”“教研助力”,落实三项举措:“完善课程审议制度”“建立课程资源库”“加强项目实施质量评价”,为其他区域推进“安吉游戏”提供可参考实践经验。

基地园东莞市道滘镇济川幼儿园构建了“1+2”本土民间游戏活动组织策略(即“1”是安吉游戏方式,“2”分别是建立民间游戏区域和自主民间游戏户外活动),将安吉游戏教育的教学理念与民间游戏相结合,构建了丰富多样的本土民间游戏资源库,进一步提升东莞民间游戏活动组织的有效性。

今年9月,莞城中心幼儿园推出“月满中秋 童乐国庆”悦礼文化节系列活动

今年9月,莞城中心幼儿园推出“月满中秋 童乐国庆”悦礼文化节系列活动

基地园东莞市莞城中心幼儿园结合户外游戏场地先天不足的情况,借鉴“安吉游戏”成果,因地制宜进行户外游戏场地及游戏材料、游戏玩法等优化设计,充分发挥出“小场地”的“大游戏”教育价值,形成了场地狭小幼儿园自然型户外自主游戏的有效途径与应用策略。

此外,部分园所还组织家长观摩和参与自主混龄游戏,感受游戏对儿童成长的价值。横沥镇通过线上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对孩子就读园所的满意度达97.6%,对全镇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建设工作的认可度高达96.4%。

【统筹】王慧

【采写】南方+记者 黄婷

编辑 冯文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