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木窗!藏入乡野!22年珠海老店,搬了5次还很火

今日斗门
+订阅

北风吹起,秋意渐浓,

在广东人的饭桌上,

禾虫开始闪亮登台了!

别看它其貌不扬,

却能轻松俘获食客的胃。

珠海哪里能吃上“禾虫宴”?

不得不提这家

藏身在“中国禾虫之乡”的老店——

位于斗门莲洲的“旺旺餐厅”

22年搬迁5次依然很火,

食客图的就是那份地道~

#01

22年莲洲老字号

做禾虫有一手

青山映衬、阡陌交通、绿树萦绕……藏身于光明村村道旁的旺旺餐厅,可谓是斗门莲洲镇耳熟能详的老字号。2001年创办至今,已经营二十二年。

灰瓦屋顶,木质窗户,白色外墙,门口开得灿烂的两盆三角梅大概是唯一的装饰。低调的外表下,却是不低调的出品,它靠着新鲜地道的莲洲特色农家菜,俘获了许多珠海街坊的芳心,甚至中山、江门的老饕都慕名而来。

人气“火爆”的幕后人,是一位热爱美食的“斗门仔”——老板周新旺,既是店铺创始人,亦是每一道出品的把关人。

专注本土食材,力求用最简单的方法还原食物最本真的滋味。他烹制的“禾虫宴”,每年总会吸引不少识货的食客寻味而来。

不时不食,顺时而食。周新旺对于这点很坚持。因此店里是没有固定菜牌的,菜式顺应四季本地食材的变化而调整。

秋风起,晚稻抽穗扬花时,便是禾虫当造时。莲洲镇水网纵横,水质清澈,稻田广袤,这里盛产的禾虫,个个丰腴肥美,皮薄甘香。

作为全国驰名吃货,广东人自是懂得把握这份快乐。每到这个时节,周新旺都会亲自到禾虫围采购,保证条条禾虫“又靓又正”。好食材还得有好“搭档”,秋分前他就备上了新会老陈皮和本地姜,做足前期准备。

焗禾虫——最原汁原味

什么样的做法最能呈现禾虫原始的鲜味?“焗禾虫”必须占得一席。百分百原条禾虫蒸焗,最是原汁原味。

把洗净的禾虫倒入蒸盘,加花生油,陈皮丝、葱丝、蒜片等佐料,调味拌匀爆浆,放入蒸柜蒸3分钟。

此时,就到了让禾虫香口的关键步骤——慢火“烘”。直接把蒸盘放在炉上用明火“烘”,适时旋转蒸盘和调整火候,直至将水份一点一点逼干。

“做法不难,但千万不能急。”周新旺说。60分钟后,在高温的作用下,虫膏变得焦黄,香气四溢,心底馋虫被勾起。

舀一勺送进口中,满满的都是蛋白质,软嫩鲜滑,甘香充斥舌尖,忍不住吃了一口再一口,超过瘾!

炒禾虫——不油腻有窍门

炒禾虫同样考验“慢功夫”。先将禾虫隔水蒸3分钟,沥干水份待用,下油热锅,小火爆香肥猪肉丝,随即放入禾虫慢炒至虫身金黄,加陈皮、葱、姜、酱油等配料继续翻炒,大概20分钟即可出炉。

新鲜出锅的炒禾虫,浓郁的香气实在撩人,一定要趁热吃。轻轻夹起送入口中品尝,外脆里嫩不油不腻,令人停不下筷子。

在旺旺餐厅,这道炒禾虫让不少人“食过返寻味”。周新旺介绍,这道菜最大的特色是加入了新会老陈皮和本地姜,去腥去腻的同时,更能激发出食材的鲜香。

禾虫煎蛋——初次“吃虫”大胆尝

禾虫煎蛋也是疍家人制作禾虫的常用做法。清代画家聂璜在《海错图》中曾提到“渔人识此者,多能烹而啖之,其法以油炙于镬,用酽醋投,爆绽出膏液,青黄杂错,和以鸡蛋,而以油炙,食之味腴。”描述的正是禾虫煎鸡蛋的做法。

将禾虫炒至爆浆,加入鸡蛋搅拌均匀,热油煎至两面色泽金黄,即可上碟。

上桌的时候,基本看不到禾虫的样子了,初次“吃虫”的食客可以大胆尝试,禾虫的焦脆和蛋饼的浓香搭配得恰到好处,又嫩又香,每一口都是满足~

#02

斗门仔在乡下开店

搬了5次还是很火

老板周新旺是土生土长的莲溪光明村人。说起当初为什么入行,他认为这是命运的选择。“上世纪90年代,身边很多亲戚都是厨师,自己对做菜也有兴趣。”于是耳濡目染下,中学毕业以后,17岁的周新旺就去了酒楼当学徒。

初时,他跟着师傅,从最基础的打荷做起,干些打杂、切菜、端盘子的活计。因为眼里有活,人也机灵,不到三年时间,他就从懵懵懂懂的小白成长为厨房“熟手”。

周新旺正在炒菜

“自己闯一番事业。”学艺的过程中,他逐渐萌生了开一家菜馆的想法。说干就干,2001年,周新旺盘下了位于莲溪圩镇(现莲洲镇)商业街的铺位,“旺旺餐厅”的第一间铺就此开张。主打家乡味,一道道颇具特色的农家菜逐渐闯出了名声。

从莲溪圩镇商业街到光明村桥头南,再到桥头北,又从旧食品站铺位到光明村供销社商铺,22年间,旺旺餐厅前后搬家了5次,但不少忠实的吃货粉丝仍一路相随。

#03

又乡又土家常菜

就是“家的味道”

主打农家菜的旺旺餐厅,当然还有更多“家乡味”。

陈皮鸭

作为秋补之物的鸭鸭,也肥得正当时。选用本地农家饲养的青头鸭,这样的鸭肉质紧实、鲜香味足。

而广式陈皮鸭的精髓,则全在一块广东特产——新会陈皮。

鸭子宰杀干净,将自制酱料涂抹均匀鸭身。随即放入陈皮调味,回锅慢火烹煮3个小时。经长时间的高温,陈皮香气已经完全渗入了鸭肉的每个细胞。

鸭肉泛着诱人光泽,迫不及待夹起一块塞入嘴里,肉汁在齿间四溢,甘香味美,不油不腻。

“想吃就赶紧过来了,因为他家陈皮鸭限量,每天只卖20只。”一位井岸城区的食客说道。

白灼罗氏沼虾、生焗黄鳝、山楂猪手、本地秋鱼(塘鲺)红豆陈皮汤等菜式同样很受欢迎。

‍一‍道道正宗的农家菜,“粗犷”的样子虽显得“土里土气”,却清鲜又不失锅气。而儿时的味道,大多没有高超的烹饪手法,也没有华丽的卖相,却深深烙印在记忆深处。

“很新鲜,很家常,就是家的味道。”街坊周先生说,每次来吃陈皮鸭就会想起小时候上学的日子。

或许正是周新旺对家乡味的执着,才让食客在熟悉的味道里,找到了那份久别重逢。

四季更替,

适时而食。

秋天的这口限定美味,

你尝了吗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