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创意闯关卡,这群小小发明家、工程师上演“巅峰对决”

南方+ 记者

10月21日,一场充满未来感、科技感,融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趣味竞赛在珠海市金湾区虹晖小学举行。这里不仅有创意飞扬的头脑风暴,也有着技术过硬的实操闯关,上演一场青少年人工智能的“华山论剑”。当天,珠海市金湾区第四届青少年人工智能大赛暨2023年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吸引了金湾区42所中小学、幼儿园,近600名学生参加,系历年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

10月21日,一场充满未来感、科技感,融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趣味竞赛在珠海市金湾区虹晖小学举行。

10月21日,一场充满未来感、科技感,融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趣味竞赛在珠海市金湾区虹晖小学举行。

下雨天家里没人如何及时收好晾晒的衣服?放学时段校门口拥挤高峰如何合理分流?从观察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出发,找到解决方案,一个个小发明家、工程师在现场各自亮出绝活,一较高下。

如金湾一中参赛选手辛承泽带来了一款雨水感应智能晾衣架,通过加入雨水传感器,实现对晾衣架的自动伸缩功能。而来自平沙二中的单小郦、陈宇馨同学则合力带来了AI蔬菜工厂、校园安全接送系统等参赛作品,尝试以人工智能的技术手段,优化复杂流程,提高生产管理效率,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科学方案。

除了这些令人眼前一亮的发明创造作品,此次大赛还设置了科学研究论文、人工智能比赛、无人机编程闯关挑战赛、AI创意比赛展示、人工智能创意应用、校园科技文化展板、无屏编程亲子比赛等共8个竞赛部分。

无人机穿越障碍,考验学生的操纵能力。

无人机穿越障碍,考验学生的操纵能力。

其中,大赛结合金湾主题特色,首次增加了人工智能特色项目“寻找金湾非遗”及“金湾美景”。AI项目要求学生根据金湾区的特色情况结合公布任务进行编程调试,机器人则根据现场实时的环境感知信息和自主决策能力,实现自主导航、避障和任务执行等操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青少年对人工智能的认识及应用能力。

赛场上,选手们运用结构搭建、逻辑编程、图像识别等知识,利用计算机编程工具,操控机器人紧张有序地完成对应的任务,展示着自己在计算思维、编程能力、搭建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各队伍在融趣味性、挑战性及观赏性于一体的比赛中,默契配合,激烈对抗。

学生们相互配合。

学生们相互配合。

据悉,此次赛事由金湾区教育局、金湾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金湾区教师发展中心、金湾区虹晖小学、珠海市自动化学会承办。大赛以“科技创意 智能金湾”为主题,聚焦金湾区青少年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推动金湾区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发展。

学生们创意大比拼。

学生们创意大比拼。

金湾区教育局局长李晨芳表示,大赛的举办对青少年巩固科学知识、增强动手实践能力、提升科技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期待选手们在这一舞台上尽情施展才华,展示聪明才智,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同时,赛事作为科技创新赛事平台,也有利于推进全域科普工作向纵深发展,助力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与教育事业的融合发展。

【采写】南方+记者 董谦君 冉小平

【摄影】南方+记者 关铭荣


编辑 文秋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