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蟹我呀,又开始红了

深圳共青团
+订阅

深秋露浓,蟹蟹肥了。

李渔说:“蟹螯一物心能嗜之,口能甘之,却绝口不能形容之。”可不嘛!盖还没揭,蒸笼里蟹黄就像日落的橙橘色混着油脂的芬芳从碟子里漏了出来,是谁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来源:《风味人间》

▲来源:《风味人间》

常说唯美食与爱不能辜负,之于蟹,想辜负都做不到。

中国海岸线绵长,从南至北,从海到湖,各种各样的蟹爬上人们的餐桌,各种各样的吃法不断刷新爱蟹人的味蕾。

▲来源:晨昕5005

▲来源:晨昕5005

<奄尖小公主>  

老广吃东西很“奄尖”(挑剔),吃蟹也要挑年龄段吃。

比如奄仔蟹,本质上是青蟹。只是蟹从幼体长大,要经历多次蜕变,不同的阶段称谓不同。刚刚发育成熟而未经交配的青蟹,便叫奄仔蟹。

不禁怀疑,这么小的蟹,哪里肥哦?在老广心里,蟹之美的至高境界不是肥,而是甘。

先用冰水泡晕,不需要加姜葱豉椒蒜蓉,单单隔水蒸好。因为奄仔蟹住在海湾,天生肉嫩鲜美。吧唧掰开一只,蟹黄就像流沙包里的奶黄流沙,嘬一口,能在心尖尖上绕梁三秒,正如老广常说的一句方言:“甘正。”

▲来源:《风味人间》

▲来源:《风味人间》

<趁凉吃>  

而同在广东的潮汕,有一种吃法是“趁凉吃”的冻花蟹。

花蟹,壳上有花白的斑纹,蒸熟了好像亮橘色的虎斑。潮汕人最喜用来做冻花蟹。有人说它们吃起来就像冰淇淋,丝丝凉凉的,特别鲜。

冻花蟹不是生蟹。早上隔水蒸熟,自然晾凉后,先放到冰鲜层,吃之前的半小时再放到冷冻层去。蟹里的肉便会一层一层地紧实、皮弹,蘸料的醋里加上姜丝,蘸着吃很Q。

熟口的吃货家,每当蟹上来了,总会指着冻花蟹说:“先吃吧,趁凉。”看看,中国人吃蟹,有像红楼梦王熙凤说的“趁热吃”,也有“趁凉吃”。

<叫醒记忆的馋>  

在福建吃蟹,红蟳米糕是不得不提的佳肴。

在吃之前,要借着灯,把雌蟹放在底下照,只有壳里不过光,黑乎乎一片的,才会被选中。只有这样的蟹胖到随时都有可能炸裂,煮熟后体内是橘红色的蟹黄。

糯米淋上猪油蒸到半熟,再上火腿、鸭肉、猪肚、虾米、香菇、竹笋,搅拌成“米糕”,最后放上拆好的红蟹,用荷叶包好上锅蒸。直到糯香荷香蟹黄,密密交融,不分彼此。

有人说红蟳米糕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好吃了,经常一不小心吃撑。然而一旦饥肠辘辘,很快便会恼恨怎么当时就不多吃一点呢!

吃不上时,红蟳米糕就成了记忆里永远的馋。

<清清爽爽最美味>  

海蟹要到寒流环境里去才好吃,冷水生长,不止肉紧。陆龟蒙在《酬袭美见寄海蟹》说:“骨清犹似含春霭,沫白还疑带海霜。”纯白的肉质,就像冰肌玉骨的美人。

他们吃海蟹,才是真清蒸!任何作料都不放,隔水蒸熟,关火再闷一二分钟。新鲜的海蟹不腥,清清爽爽地裹挟着海风的味道。

山东吃蟹是一块儿一块儿吃的,吃得甚是豪爽,就像他们爽朗大气的性格。

▲来源:新安辉哥

▲来源:新安辉哥

<越讲究越回味>  

秋天去苏州,很大程度是因为那儿的阳澄湖大闸蟹。苏州人会妥帖地准备蟹盆、刀、针、勺、圆锤、斧、钳、剔凳的“蟹八件”。

大闸蟹蒸熟,圆锤敲碎硬壳,开盖,边角的肉用蟹刀刮出来,绝不遗漏任何一丝,捻起蟹盖,一饮而尽。再用蟹勺在蟹脚尖里一钩,拉出黑纱线的一丝肉。《繁花》的苏安说,这是蟹人参。

▲来源:《风味人间》

▲来源:《风味人间》

因为只有够强壮的蟹,才能沿着苏州人做的“闸”爬上来,而所依靠的就是蟹脚尖尖那一细丝肉。又紧又甜,烫好黄酒,一丝一丝挑着吃。这是苏州人的精致,越讲究,越可堪回味。

<爱它的肉体,不如爱它的灵魂>  

扬州人也爱吃大闸蟹,但喜欢拆成一角一角。黄澄澄的蟹黄一角,白嫩鲜滑的蟹肉一角,就连拆下的蟹壳也绝对不弃,妥妥地放着。

不是现吃,煎点猪油,葱姜炝锅,放蟹肉蟹黄小火熬,加入淀粉勾薄芡,即成蟹馅。塞进薄纸一样的汤皮里,拧成一朵花,蒸熟的汤包提起如灯笼,放下如满菊。

吃它,扬州人有口诀:“轻轻提,慢慢吸,先开窗,后喝汤。”一根吸管戳开一个洞,滋溜滋溜地,满口蟹黄鲜香。

比起大口吃蟹的大快朵颐,扬州人更爱蟹的灵魂,哪怕蟹壳烧了煮面,立马清水变鸡汤。这样吃蟹,仿佛闲聊般地让人意味悠长,恰若扬州慢。

<面朝大海的鲜气>  

“红膏炝蟹咸咪咪,大汤黄鱼放咸齑(jī)。”

这首宁波人爱哼的童谣,乍一听,就觉蟹必然咸得够呛。炝蟹,还真是整只往极咸极冻的盐水里泡,咕嘟咕嘟地直直被呛熟。宁波人把这种做法叫“炝”。

▲《风味人间》

▲《风味人间》

在外地人看来,生于海里,泡在盐水里,不咸吗?然而宁波人说,咸蟹不咸,那是鲜。

宁波人靠近东海生活,所用粗盐即海盐。阳光把盐的水分剥离蒸发,随着白花花的晶体析出,海洋深处的鲜味被凝聚,再被蟹肉密密吸收。

▲来源:《风味人间》

▲来源:《风味人间》

冻如白玉的蟹肉,沾点橙黄透明的米醋,鲜甜里丝丝扣着海洋的清新。咸?不存在,这是面朝大海的宁波人最熟悉的“鲜气”。

▲来源:《风味人间》

▲来源:《风味人间》

<冰碴子的迷恋>  

盘锦,喜欢卤河蟹,但要到冬天。花椒、辣椒、大料熬成卤汤,倒进坛子,放入葱蒜、胡萝卜、香菜,整只河蟹就浸在卤汁里,存到室外。既可以锁鲜,咸辣与蟹又能紧紧渗透。

刚上桌还有点冰碴子,一上口,软弱的肉质,渗着微辣的咸香,倒在米饭上和和,咸、辣、麻、鲜,带着米饭香,呼啦啦三口并两口,扒拉下肚。

寒冬腊月,一派清冷的日子,短暂的刺激渐渐就转化为了迷恋,咸辣里升腾出一种温暖。

秋天日渐昼短夜长,地面的热量散失得也越来越快,然而这时候却是海里、湖里、河里水产最丰盛的季节。

管它秋凉如何,尽管大口吃蟹,大口吃肉,然后摸着圆滚滚的肚子说:蟹蟹你呀,温暖了人间。

▲来源:方寸之影

▲来源:方寸之影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