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发布会,介绍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住院费医保报销比例提高约5%
“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最终的目标是要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会上,国家卫健委体改司副司长薛海宁表示,目前,医改各项举措正积极推进,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也正持续改善。
薛海宁介绍,近年来,我国组织和开展了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医保药品的谈判议价,大幅度降低药品和耗材的价格,也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我国也加强了多层次的医保体系建设,逐步提高医保的保障水平。2020年至2022年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的报销比例分别提高了约5个百分点;同时,加强了医院的精细化管理,促进药品耗材的合理使用,开展同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进一步节约患者的医疗费用。
国家卫健委正大力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通过专家支援、技术平移、同质化管理等举措,填补地方在肿瘤、儿科等重点疾病和重点专科方面的短板和弱项,患者跨省跨区域就医的难题正逐步缓解。同时,也有序地推动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的建设,加快实施“千县工程”,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并通过建设互联网医院、提供线上诊疗服务等方式,用信息化的手段,把优质的医疗服务送到患者身边。
“在改革过程中,我们也非常注重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通过预约诊疗,减少患者的排队等候时间。”薛海宁说,各医疗机构通过门诊一站式服务、日间手术、诊间结算、床旁结算等改革举措,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减轻患者和家属就医的奔波之苦。
地市医疗机构诊治疑难重症能力进一步提升
“为了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我们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在统筹推进。”薛海宁表示,从国家层面,国家卫健委联合有关部门印发了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薪酬制度改革、医务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同时推进了一系列的高质量发展行动,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在省级层面,国家卫健委推动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以省域为单位,率先探索各级各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模式。在地市级层面,会同财政部分两批确定了30个城市,实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总的来看,30个城市都进一步加强了对医改工作的组织领导,都围绕着示范项目的目标任务积极深化改革。”薛海宁说。
项目实施以来,示范城市积极推动区域医疗资源的合理布局,引导各级各类公立医院落实功能定位,让人民群众就医更加公平可及。如今,第一批示范城市2022年县域内的住院量占比平均由72.9%提高到76.1%,参与同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公立医院占比由平均83.3%提升到92.3%。
示范城市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水平,第一批示范城市2022年三级公立医院CMI(病例组合指数)平均值由0.97提升到1.02,出院患者四级手术的占比平均由14.8%提升到18.7%,地市医疗机构诊治疑难重症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各示范城市进一步加大财政补助力度,有序开展医疗服务价格评估和动态调整,同时积极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务人员薪酬制度改革,通过改革,公立医院的运行机制更加优化,公益性导向也进一步强化。
聚焦6个方面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国家在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新考虑和打算?薛海宁在会上针对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
一是完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体制机制,要切实落实对区域医疗中心的投入、价格、医保、薪酬分配等改革政策,真正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成“医改试验田”,确保优质医疗资源能够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二是完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运行机制。积极稳妥推进人员、医疗业务、运营、信息等方面的一体化管理,推进医保总额付费、结余留用、超出合理分担的支付机制,能够通过激励约束机制来确保大医院放得下、基层接得住、群众看得好病。
三是完善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督促指导各地进一步加大力度,因地制宜地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特别是优先调整涉及到治疗、护理、手术等这些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价格项目。还要健全完善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发挥医保支付对医疗服务行为的激励约束作用,支持公立医院通过提升技术服务获得合理收入,进一步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导向。
四是推动医务人员薪酬制度改革。薛海宁说,医疗卫生行业的特点就是培养周期长、职业风险高、技术难度大、责任担当重,所以我们要尊重医务人员的劳动成果和辛勤付出,合理确定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并且动态调整,注重医务人员的稳定收入和有效激励。
五是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监督管理,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持续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发挥好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引导公立医院落实功能定位,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六是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推动医学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升医疗服务供给质量,持续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实施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实施基层服务便民惠民十项举措等。
“这些我们都有相关部署,通过这些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流程更连续、服务更高效、环境更舒适、态度更为体贴的卫生健康服务。”薛海宁表示。
编辑 | 张芷莹 责编 | 张秀丽
来源 | 中国网、北京日报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