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农增收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惠阳区平潭镇新圩村聚焦淮山、粉葛特色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农副产品深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形成研究开发、产品加工、市场营销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添动能。
新圩村内多为沙土地,种植出的淮山香而粉,粉葛无渣、口感清甜,深受消费者喜爱。该村村民大多以种植淮山、粉葛为生,全村种植面积约1500亩。刘耀志是新圩村人,退休后他回到村里生活,发现村民种植的淮山、粉葛容易受到天气和市场影响,导致滞销。“当时我们村受疫情影响,淮山、粉葛卖不出去,很多烂在地里,我看着很心痛就买一台小机器准备做深加工产品。”刘耀志希望做好农产品加工,拓宽销售渠道,让村民不再为销路发愁。
经过前期的尝试和摸索,在驻平潭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支持下,刘耀志决定把“小作坊”转变为规模化经营,2021年12月,他注册成立了农产品加工企业,将自家百余平方米的院子改造为加工工坊、产品展厅、储存仓库。目前已经研发出新圩村三宝(淮山粉、葛根粉、红薯粉)以及淮山粉丝、葛根粉丝,主要销往惠州本地。2022年,他从村民手中收购淮山、粉葛约6万斤。“我们去年做的产品全部卖出,今年也做了2000多盒产品又卖出去,我就更有信心了。现在我想再做大一些,把我们村里卖不出去的农产品,全部收购回来,保障他们有稳定的收益。”刘耀志说。
黄瑞镇是新圩村村民,种有25亩淮山、粉葛。他说每年产出的大部分产品都是送来刘耀志这里,再也不担心卖不出去,而且价格也得到保障。“我们再也不怕价钱低了,有固定的客户就比较好,小贩的价格不固定,有时跌有时涨。”
一人好不如全村人好。刘耀志秉持着这样的理念,除了让村民种出的农产品不愁卖,还会聘请村民到自己企业做工,并优先考虑村里的贫困户及家庭困难的村民,让他们能为家庭增加收入。
要想将企业做大做强,帮助更多的人,产品升级创新至关重要。刘耀志积极研发新产品,将原料配比做到了口感筋道、味道浓郁的出品水准,现已对外上市。刘耀志说:“做企业肯定每年都要升级,之前我想做淮山面、粉葛面,现在也实现了。等到明年我们还有目标,要做混合粉冲剂这类的营养快餐,适合上班族,就很方便。”
新圩村有了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的企业,将进一步打响新圩淮山、粉葛品牌,助农增收。下来,该公司还将继续紧盯市场消费人群,明确用户需求,加强产品研发,打开线上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销售双联动,推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惠阳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方咏诗 叶然
编辑:朱光阳 黄丽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