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8日,备受瞩目的“第4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成绩出炉,来自东莞市嘉荣外国语学校的高二学生吕金浩获得金牌,成功入围国家集训队,成为东莞入围五大学科物理竞赛国家集训队第一人,获得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保送资格。
吕金浩领奖(左起第五)
国赛金牌选手如何练就的?本期“莞邑少年”,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热爱科学的物理奥赛少年!
1、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着迷是最好的朋友。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是吕金浩走上物理科学赛道的起点。
吕金浩从小学开始就对自然科学充满了兴趣,喜欢用科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自然现象,在玩玩具时也会经常研究玩具的构造,还喜欢拆装一些玩具和小电器。吕妈妈也捕捉到了他的这一兴趣爱好,常常给他买一些有关科技实验的玩具进行拆装、改装的“实验”。
吕金浩的物理科学知识在热爱和玩乐中不知不觉打下了厚实的基础。六年级时,第一次听到老师提到“物理”这个词,吕金浩正式和物理学科“打了照面”。
孜孜以求,方能更上一层楼。进入初中,书本上的物理知识已经满足不了吕金浩对物理学科的探索欲,于是他常常自学一些超出课本的物理知识。同时,在学物理时,他总会对自己多一些要求:结合生活实际与物理直觉,在脑海里推演各种变化过程,“多想一步,多实验一次,就会多一种结论和收获。”吕金浩说。
因为这一特点,他学习起来比较轻松愉快,也给他带来自信和动力,并开始参加物理竞赛。高一时,他代表学校参加“第3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广东省赛,并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2、全力以赴,国赛满载而归
本次比赛周期不算长,从9月12日开始的一个月时间内,要“闯关”市里的预选赛、省赛,再到国赛,可想而知的紧张。这对吕金浩来说,也是一次重要的体验。
吕金浩和学校老师合影
此次参赛并取得好成绩,既在吕金浩和老师的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吕金浩的心态非常好,属于沉稳专注型选手,加上他基础扎实,高中两年,在老师和教练的帮助下进步非常大,有这样的成绩是意料之中,然而,国赛的难度非常大,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是非常不容易!”学校老师获悉比赛结果后欣喜地说。
3、追梦物理,奔赴未来
国赛满载而归,吕金浩感言:“虽然是我参赛,但成绩并不是我一个人的,为了支持我参赛,学校、老师以及教练,付出了很多努力。”
进入国家集训队,吕金浩特别开心,同时他也认识到,国集强手如云,“接下来,我会好好备考,重新开始,争取有机会代表国家到国际舞台上为国争光,未来的路还很长,要脚踏实地,全力做好接下来的集训。”吕金浩说。
近几年来,东莞拔尖创新型人才越来越多地站在全国乃至国际赛事舞台,并取得出彩的成绩,其背后是东莞对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战略部署,以及详细可依的举措。
根据《2023年东莞市公办普通高中学校自主招生工作方案》,东莞市相关普通高中可按两大类别自主招收特色发展学生:高水平项目类方面,通过高水平项目建设资格认定的普通高中学校,可招收高水平项目类特色发展学生,招收范围可包含以下5类:高水平人文班、高水平数理班、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科技社。学校自定项目类方面,各普通高中学校可根据学校特色和发展方向,招收不超过总招生计划3%的自定项目类特色发展学生,招收范围可包含以下4类,其中,体育类包括篮球、足球、排球、健美操(啦啦操)、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武术、游泳、田径、定向越野、跳绳;艺术类包括美术、书法、声乐、器乐、舞蹈;信息技术类即信息学编程;科技类包括科技创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航空航天模型。
具体落实到教育教学,东莞在奋进高质量教育发展路上,不断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和拔尖创新课程体系,全方位支撑学校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大湾区乃至全国培养未来型人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