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华:看到满山的树林,我满怀成就感|岳山造林口述史

南方+ 记者

■编者按

20世纪70年代,肇庆市怀集县发动全县干部群众开展岳山造林大会战,2.5万余名青年民兵和公社社员从全县各地出发、集结岳山,创造了将荒山残林变成了万亩林海人间奇迹。

当年的岳山造林人,大多是20岁左右的青年。他们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吃不饱、穿不暖和山高、石多、土硬的艰苦条件下,以“任务不完成,誓不下岳山”的决心意志,凭着钢筋铁骨一双手凿硬土、破巨石,舍身忘我投入植树造林大会战中去,打赢了一场场艰苦卓绝的岳山造林攻坚战。

如今,他们都已过花甲之年。当年艰苦卓绝的造林场景再次清晰在他们脑海浮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让他们至今难以忘怀。看着如今的岳山林海,他们充满壮志已酬的欣慰与感怀。


03:17

(岳山造林口述史——王振华 ,时长共3分17秒)

岳山造林口述史——王振华

20世纪七十年代的岳山造林大会战中,时为岳山造林大会战指挥部宣传组组员的王振华既是见证者,又是参与者。

在1974年,王振华受到怀集县委办公室报导组安排,作为大会战指挥部宣传组组员,参加于1974年秋冬到1975年春天之间开展的蓝钟古城岳山造林大会战。

在来到蓝钟古城,彼时一片荒芜的岳山后,王振华与同行的战友一起安营扎寨。说是安营扎寨,实际上就是砍芒草,用树枝、竹子搭建的,用茅草盖起来的草房子。

在安营扎寨完成后,王振华与战友一起,烧山,整㙩壕,为之后的植树造林工作提供肥料养分。秋冬季节的深山,寒冷是刻在记忆深处的回忆,“那时候天气很冷,霜是雪白的一片,寒风呼啸”,对于年轻的王振华和众多民兵来说,严寒无疑是一个严酷的考验,但所有的民兵,无一不是怀着绿化岳山,为国造林的赤诚和干劲,在荒山上勤勤恳恳地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975年春天,一棵又一棵高三四十厘米的杉苗在岳山林场顺利种下,令人惊喜的是,“整个岳山,杉苗的存活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王振华

时过境迁,当年种下的树苗,渐渐在此生根,壮大,从三四十厘米,到一人高,再到遮天蔽日。即使种树的人离开了,但他们所展现的“忠诚奉献、艰苦创业、团结奋斗、久久为功”的光荣传统,和如今遮天蔽日的大树一起,始终焕发着无穷生机,鼓舞,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

20世纪九十年代,王振华回到怀集,专程来到古城看看当年在此种植的杉树。“二十年了,已经二三十米高了,一排一排很漂亮,看得我的心里很有成就感”王振华由衷感叹。

又是二三十年过去,2022年2月,王振华回到怀集探亲,又一次来到岳山。这次回来,王振华发现与从前不同的是,这里已经改名为“三岳自然保护区”。在这里,王振华欣慰地了解到,当年自己种下的杉树已经基本砍完,现在长出的已经是第二代杉树。事实上,在王振华之后,凭借着科学的育种和管理方式,岳山里的林木,不仅数目越来越多,同时质量也得到了不断提高。“虽然当年种的那些树已经不在,但林业始终在一代一代接续发展,岳山的绿水青山,就是真正的金山银山”

【整理】卢逸轩  

【统筹】吴帆 刘亮  

【策划】马喜生

编辑 唐锦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