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打私办在华南理工大学举办反走私主题宣传活动
特警战术技能展示、缉私犬搜毒表演、防走私普法宣讲……10月19日,按照广东省打私办统一部署,广州市打私办在华南理工大学举办主题为“青春有约 拒绝走私”的反走私“五进五建”主题宣传活动。有近4000名大学师生参加活动。
活动中,公安、海关缉私和市场监管部门的宣讲人结合真实案例,围绕大学生群体容易中招的海淘代购走私、海南离岛免税“套代购”走私等开展普法宣讲;公安特警和海关缉私警察分别进行了战术技能和缉私犬搜毒表演;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公安打私装备和海关缉私查获赃物展,以及互动打卡区。
“我们通过活动,向大学生群体揭露一些常见的涉走私违法犯罪形式,提醒大家不要掉入走私的陷阱,不要去购买走私物品。”据广州市打私办相关负责人耿晔介绍,今年以来,广州市打私办各部门、各区共举办反走私“五进五建”主题宣传活动近600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0余万份,在人流密集商圈等户外大屏幕播放反走私公益广告5000余次,通过一系列普法宣传揭露走私陷阱和危害,发动群众积极举报走私违法犯罪,助力营造社会关注、全民参与和共建共治共享的反走私综合治理格局。
“套代购”走私涉嫌违法犯罪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有帮人代购或找人代购的经历。2011年财政部发布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政策,2020年,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额度提高至每年每人10万元。部分不法分子以此契机,开展“套代购”走私。
“套代购”走私是一种新型的走私违法犯罪活动,包括“套购”和“代购”两种形式。“套购”是指组织利用他人购买离岛免税品的资格和额度购买免税品并且在国内市场再次销售牟利的行为。“代购”是指利用自己购买离岛免税品的资格和额度为他人购买免税品,同时又收取代购费的行为。
在我国,对于倒卖、代购、走私免税商品的个人,依法依规纳入信用记录,三年内不得购买离岛(海南)免税商品。对于构成走私行为或者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为的,由海关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所以我们的个人免税资格额度不应售借;不得将购买的免税品进行二次销售;不利用或组织利用他人的免税额度购买免税商品。”民警说。
海淘代购不要触碰走私红线
根据我国《刑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以藏匿、伪装、瞒报、低报或其他方式逃避海关监管,运输、携带、邮寄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的,均属于走私违法行为。不论是自用还是“代购”,跨境购物、贸易一定要如实向海关申报,按照法律法规缴纳税款,切勿因为蝇头小利走上犯罪道路。
那么消费者该如何辨别走私货物?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张锦增表示,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进口商品需如实向海关申报,不仅要缴纳税款,商品的标识等也应符合规定。“所以我们买进口商品时,要注意看中文标识,对正常价格有判断,最好是到正规商场或线上购物渠道购买。”他提醒,一旦消费者买到走私商品或发现商品涉嫌走私,可拨打12315或110进行举报投诉。
出入境带货套路深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遇到朋友、熟人或者旅行团团友请求帮忙带货出入境,陌生人以高额带货费请你帮手带行李过境时,一定要警醒!
近年来海关在旅客声称帮他人携带或他人赠送的行李物品中,查获毒品、濒危动植物等情况时有发生,一旦涉嫌走私行为或者因物品中藏有毒品或其他违禁品等情况,将有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温馨提示:通关时要如实申报所携带的行李物品;不要帮陌生人拖带行李物品出入境,对于亲朋好友类似要求要谨慎。
【文字】南方+记者 关喜如意
【摄影】南方+见习记者 郑新洽
【剪辑】万稳龙
【通讯员】公新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