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鹤山种灵芝

广东科技头条
+订阅

03:51

我在鹤山种灵芝

秋日的上午,江门鹤山的丘陵里,阳光穿过树冠,林间一片水汽氤氲。

林下缓坡上,一片经人工开垦的微型“梯田”向下延伸,这里种出的不是水稻,而是一朵朵不起眼的褐色小伞。

这是收获和测产的日子。中国科学院鹤山丘陵综合开放试验站暨广东鹤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下称“鹤山站”)副站长、高级工程师林永标带着同事们采摘灵芝,记录数据、统计产量。

在林下种灵芝这件事,他已经带着团队捣鼓了七八年,摸索出一套既能开拓“金山银山”,还能守护绿水青山的做法,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提供一条可行的科技路径。

中国科学院鹤山丘陵综合开放试验站

消灭荒山

摘下一朵灵芝,林永标闻了闻香味。“像这种菌盖底部转为咖啡色的,就是可以采摘了,如果还是白色,我们就过半个月再来。”他的指尖沾上了一点孢子粉。

“要是野生灵芝可不敢等,你不摘,别人就摘掉了。”同事笑着说。林永标点点头:“从这个角度看,仿野生灵芝可能比野生的品质更好。”

不过,想仿照野生状态种好灵芝并不容易,对林地的要求很高。

首先,林分的郁蔽度(指森林中乔木树冠在阳光直射下在地面的总投影面积与此林地总面积的比,反映林分的密度)要足够高。“一般要达到60%至70%才适合种植灵芝。我在各地看是否适合种植灵芝,首先要看这个指标。”林永标说。

除此之外,要种出好的灵芝,还得有厚而保水的土层,保证灵芝生长所需的水分条件和矿质元素;林子周边的环境要好,人类活动比较少,减少污染和病虫危害。

在林下种植的灵芝

在林下种植的灵芝

如此“娇贵”难伺候的林下灵芝,为什么还要种?林永标算的是“经济”和“生态”两笔账。

一方面,灵芝的生长周期短、见效快,投入管理及劳动力成本低,是发展林下产业的较好选择,林农都愿意跟着干;另一方面,灵芝能够提升森林碳的封存潜力,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促进森林可持续发展。

在鹤山站的林间,不难找到满足灵芝种植的生境条件。毕竟,如今的鹤山站已不是40年前的荒山秃岭。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历长期破坏性的开发和乱砍滥伐,南粤大地处处是荒山,丘陵荒坡面积高达数十万平方公里,鹤山也是如此。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原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受当地政府的邀请,考察鹤山丘陵荒山后,觉得非常适合开展植被恢复,于是在1984年与鹤山县政府合作建立鹤山人工森林生态系统试验站。

当年的一片荒芜,今已是郁郁葱葱。站在鹤山站环顾四周,目能所及的一棵棵大树,都是当年的研究人员亲手栽下的。

林永标说,经过多年的植被恢复研究与实践,科学家们提出,在一定工程措施启动下,热带森林遭破坏后可人工恢复。但是这是一个“世纪工程”——植物结构恢复需要约40年,而土壤恢复需100余年。

“老一辈科学家,从一开始就不仅是考虑简单地恢复荒山、造林绿化,而是以地带性植被为参照开展植被恢复,探讨向顶级群落演替恢复的途径和最终方向。鹤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林永标说。

加盖后的鹤林亭也已隐没在林中

加盖后的鹤林亭也已隐没在林中

鹤山站旁有座鹤林亭,建在一处小山岗上,原是用于观测瞭望、森林防火的小亭子。建造之时,亭子周围一览无余,全是荒地。

鹤山站建站后,鹤林亭周围的林木不断变密、变高,人在亭中已不能遥望远处。后来,当地政府在其上加盖了三层的“亭中亭”,登亭可俯瞰层林尽染、山花吐艳,“马山叠翠”被评为鹤山八景之一,成为绿化荒山、恢复植被的见证。

如今,人们即便登上亭子,也会被茂密的林木挡住视线,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翠丽。

熬过寂寞

走在鹤林亭下数十米外,林永标认出了几株自己亲手栽下的树。当年盈盈一握,今已亭亭如盖。

但这么漂亮的林子,可不是一蹴而就的。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经过多年的造林绿化,鹤山的植被得到了有效恢复,大量的荒山被“消灭”。但绿化达标后,新的问题和挑战又来了。

鹤山站经过长期研究发现,选择具有固氮作用的相思树,以及耐贫瘠的松树、生长较快的尾叶桉等作为先锋树种,生态恢复见效很快。但生长10年左右,相思树就会进入生长停滞期或缓慢增长时期,甚至开始衰退,病虫害也不断增加,森林结构和林下生物多样性并未得到明显改善。

与林子一起陷入停滞、遭到冷遇的,还有从事植被恢复研究与实践的科研人员。

植被恢复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恢复生态学的探索也很枯燥,留下的人不多。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于他们而言不是一句空话。

当时,刚毕业的林永标来到位于广州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报到,没想到,第二天就被派往鹤山。“我的老家在梅州,在三省交界的大山里。我从山里到城市来工作,没想到最后又回到了山里。”

他回忆,刚到站里时,全站只有一部黑白电视机。十几个生猛的年轻人在一起,晚上没有什么娱乐。吃完晚饭以后七八点,大家集中在一起看看电视,打打扑克,十点左右就睡觉了,生活是非常单调的。

如今回头看,仍留在业内的不过两三人。外面不少企业、单位抛来绣球,林永标也有过“出去闯闯”的想法。

“别人出去做生意,赚了钱,当然也叫成功,成功有很多种。”林永标说,“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做我们这一行,要留下点东西,更要保持平凡的心态。要有干事业的情怀,也要接受干几十年也不出成果的可能。”

林永标在鹤林亭中

既然选择留下,那就熬过寂寞接着干。从1994年开始,鹤山站开始了第二阶段工作——人工林的提质增效。

鹤山站在总结植被恢复研究与实践经验,出版了我国恢复生态学研究领域的第一本专著《热带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科研成果“热带亚热带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获1999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森林动态学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获1999年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恢复生态学科学家们所做的工作,说得直白点,就是在寻找到正确的“组合”,筛选合适的树种配置。说起来似乎简单,但树木成长需要时间。

“我们对96种阔叶树种开展综合分析,筛选了16种优良乡土树种及优化配置模式,提出了马尾松、相思树、杉木和桉林等典型林分改造的关键技术,为低效人工林提质增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示范样板。”林永标说。

这一科研成果获得2016年广东科学技术一等奖。截至目前,鹤山站研究成果共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25项

工作人员收获灵芝

工作人员收获灵芝

带富乡邻

如果说森林是待开发的“金山”,那林下经济就是“淘金”的好抓手。

人工林最终还是要产生价值。过去,林农更重视直接的经济价值,树长成材后往往就会砍伐掉,林子很难得到休养生息和可持续发展,生态价值难以体现。

如今,鹤山站通过示范引领,在省内外推广应用不同形式的人工林可持续发展模式,如将严重退化的马占相思林改成大径材用林,以保护和生产木材为主;探索松树、桉树改造及优化人工林结构。

“要找到可持续经营的模式,没有经济效益,别人很难跟着你干。”近十年来,林永标把大部分精力倾注到林下产业的研究上。

团队探索在桉树林下种植姜科植物,达到涵水保土的作用,减少水分养分流失。这些林下植物还能开花,营造更丰富的林下景观,大部分也可作为药用或香料用。

探索在林下种中草药和灵芝,同样要算经济账。有的中草药单价太低,收购价几乎抵不过采收人工费用;一些高价值中草药需要精细化管理、频繁用药,劳动力需求密集,也不适合在大山里推广种植。

仿野生种植灵芝,不仅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灵芝的生长周期非常短,从种植到收获大概只要三个月。

“第一年投入成本高,但后期的管理成本非常低,不需要频繁打药、灌溉,劳动力成本投入比较少,种植一次可以收获三至五年。”林永标说。

在林下种植的灵芝

在林下种植的灵芝

经初步估算,林下仿野生灵芝种植的年产值在每亩1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真正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老百姓不砍林子了,我们才能更好地保育森林、做好研究,发展更好的林下产业。”

林永标团队还发现,灵芝种下去后长出的大量菌丝,促进土壤有机碳积累或转化成更加稳定的碳组分,为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碳封存潜力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从荒山变成绿水青山,再化作金山银山、“碳汇山”,鹤山站人数十年的心血,都倾注在这片林子里。

“我们的工作很枯燥,而且不是一代人就能完成的事。时间太长了,最后的成果,我们也不一定能亲眼看到。”走在山中,林永标抬手抚摸树叶,俯身查看土壤和腐殖质。

要在这个地方干到什么时候?

“这个肯定是干一辈子的事情了。”林永标用期待孩子成长的眼神,望向树林深处。

【文字】南方+记者 钟哲 见习记者 吴雅楠  实习生 王佳辉

【摄影】南方+记者 梁钜聪

【摄像】梁钜聪 李念龙

【剪辑】南方+记者 金镝

【配音】南方+记者 孟健

设计】谭唯

编辑 张梦圆
校对 牟元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