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中国合作与发展协会主席纳赛尔:共建“一带一路”中国民营企业在非洲发展空间巨大

南方+

“西方不愿意分享给我们的技术,中国则非常愿意分享,这让我们感受到中国的诚意。中国愿意与非洲发展中国家一起开发和升级新技术,这样的中非关系显得非常真诚。所以,我们对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非常欢迎。”摩洛哥非洲中国合作与发展协会主席纳赛尔·布希巴在接受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专访时表示。

摩洛哥非洲中国合作与发展协会主席纳赛尔·布希巴。

摩洛哥非洲中国合作与发展协会主席纳赛尔·布希巴。

纳赛尔·布希巴曾在中国求学和工作长达二十余年,是摩洛哥的中国事务专家。近年来,他积极向非洲国家宣传推广中国技术和经验,成功促成“中非盐水农业示范农场”等民生项目在摩洛哥落地。

他提到,上述示范农场项目已经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鲜活案例,吸引了北非和中东多个国家的关注。他特别表示,中国的民营企业也能从“一带一路”倡议中受益,在非洲,中国的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合资的合作模式发展工业,发展空间巨大。

“一带一路”倡议使发展中国家共享发展红利

南方+:您曾连续21年在中国工作,回国后您还长期关注“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事务专家,您怎么看待这一倡议?

纳赛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保护主义倾向、极右倾向。此前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一直促使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赶快开放市场,而当发展中国家加快推进深入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能够参与(全球)竞争后,这些西方国家又出尔反尔。这导致国际局势出现失衡。

与之相比,中国在全球危机中却看到了合作的机会。中国有一句古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面对国际局势失衡,中国提供的解决思路是,跟非洲等地的发展中国家建立深入的贸易和经济合作。

问题在于,非洲等地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毕竟还不是很大,怎么办?中国提出,要帮助这些国家提高发展能力,进而更好地开展合作。这种发展中国家之间互相团结合作的道路,带来的是双赢的局面:于中国而言,这将弥补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产生的损失;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这将使其获得同中国共享发展红利的难得机会。

“一带一路”倡议2013年发起以来,不仅有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一些发达国家也参与其中,这说明,这些发达国家也对当时的国际秩序有不满。而从10年后的今天往回看,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对弥补世界自由贸易的失衡,正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且已经产生了很多成功案例。

“一带一路”合作促中国技术落地摩洛哥

南方+:摩洛哥是首个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的北非国家。今年6月,摩洛哥工业贸易大臣梅祖尔表示,摩洛哥愿意为深化中非伙伴关系、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贡献力量。在您看来,摩洛哥为何对“一带一路”倡议感兴趣?这一倡议和摩洛哥本国的发展计划是否契合?

纳赛尔:包括摩洛哥在内,近4年来,北非和地中海几乎所有国家都进入了非常严重的干旱期。降水量急剧下降,缺水问题严峻,这对工业发展、农业生产、百姓生活等方面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在非洲中国合作与发展协会的促进下,我们成功地联系到一些中国企业,后者能够解决摩洛哥的缺水问题。通过引进由中国自主研发、具有高性价比的技术,我们成功摸索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如今,摩洛哥东南部的伊尔福德绿洲设立起了一座“中非盐水农业示范农场”。这个示范农场项目很成功,还吸引了周边国家,例如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以及一些中东国家的高度关注。这些国家都表现出借鉴该模式,并在本国进行尝试的意愿。

这说明,“一带一路”倡议并不是一些西方国家批评的所谓“债务陷阱”。作为受益者和参与者,我们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实际上是一种通过投资来获取技术输出的通道。西方不愿意分享给我们的技术,中国非常愿意分享,这让我们感受到中国的诚意。中国愿意与非洲发展中国家一起开发和升级新技术,这样的中非关系显得非常真诚。(这种模式)也是中国一直以来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关系的立足点。所以,我们对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非常欢迎。

南方+:中国是摩洛哥的全球第三大、亚洲第一大贸易伙伴。摩洛哥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投资环境和人才储备。您怎样看两国合作前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两国合作能否迈上新台阶?

纳赛尔:摩洛哥独立之后,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非常薄弱。当时,全国的高中毕业生才200人。而如今,在摩洛哥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摩洛哥可以说成为非洲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摩洛哥和中国建立了非常扎实、友好的政治关系,就国际重大事务的交流磋商非常密切。(两国合作的基础)除了良好的政治关系,还有摩洛哥优越的投资环境。摩洛哥地处非洲、阿拉伯地区和欧洲的交界处,摩洛哥和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成为中国企业家海外发展的首选目的地。(在这些基础上,)摩洛哥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是自然而然的。

在当前摩洛哥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提出的重要的海外合作方只有两个:一个是海湾国家,另一个就是中国。我认为,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摩中两国的合作将得到全面提升。

看好民营企业从“一带一路”倡议中受益

南方+: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在摩洛哥投资落地。可否请您介绍,摩洛哥目前青睐在哪些领域的投资?对于中资企业在摩投资经营,您有哪些建议?

纳赛尔:摩洛哥有几个最青睐的投资领域:一是“中非盐水农业示范农场”等民生项目,这能够为摩洛哥解决实际问题,造福于百姓;二是矿业,摩洛哥矿产与能源丰富,有待开发,潜力很大;三是清洁能源,摩洛哥注重绿色环保,认为清洁能源是未来发展方向。在上面提到的几个领域,中国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当然,通过中摩合资的模式发展工业的空间也特别大。我们选择的中国合作伙伴中,大多数是中国的民营企业。我相信中国的民营企业能从“一带一路”倡议中受益。

南方+:包括摩洛哥在内,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关注并支持“一带一路”。您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共建项目在非洲国家落地的情况?

纳赛尔:通过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摩洛哥希望加强技术交流,培育一批高素质技术人才,从而在合作中更加受益。中国古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中国的技术、实现知识转移是我们期待的合作模式。

当然,非洲各国的国情各有不同。实际上,一些西方国家在非洲的合作模式,思路是有问题的,因为他们想一劳永逸地将一个发展计划复制到所有的非洲国家,却不考虑每个非洲国家都有其独特性。

“一带一路”倡议能够帮助非洲实现工业发展,但有些国家需要的是工业升级初期的建设,而另外一些国家,例如摩洛哥,需要的是工业加速发展。

我认为,(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应该充分了解不同国家的国情,了解不同国家在合作方面的期待。所以,我们非洲中国合作与发展协会的使命之一,就是在中非合作过程中,把非洲的声音、非洲的需求传递给中国,传递给我们关系密切的中国合作伙伴。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王诗堃 泠汐

编辑 张梦圆
校对 洪江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