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打响“统战+招商引资”品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方+ 记者

今年以来,惠州市委统战部积极搭建以资源聚力、以服务引资、以项目赋能三大平台,深化“统战+招商引资”品牌,助力惠州高质量发展。

双向发力推动高效招商,筑巢引凤工程卓有实效

惠州市、县、镇(街道)党(工)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主动担起招商引资主体责任,频密召开全市企业家座谈会、港澳代表人士座谈会、惠州招商大会、惠州春茗、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台资企业、民营企业专场)等活动,有计划分批次与香港、澳门特区政府部门、各商协会主要领导共谋发展新思路,常态化走访港澳台侨资及民营企业解决经营发展问题,从上到下掀起“大胆闯放手干”的招商热潮。

在惠州,港澳台侨社团“大咖”成为“招商大使”。他们发挥自己在当地的影响力,传承“出则兼济天下,归则回报桑梓”的赤子理念,带动更多港澳台侨乡亲反哺家乡、回报乡邻。在“惠港同心广宣传大招商·助力惠州高质量发展”活动上,“以老带新”的硕果累累——共引进11个港资项目在惠增资扩产,7个民营企业项目、1个台资企业项目在惠落地投产,项目总额达114.2亿元。

三项实招强化精准服务,增资扩产工程再创佳绩

党员先锋“挑大梁”,优质服务送到家。惠州统战系统以党员先锋服务团形式,为港澳台侨企业新投资项目和增资扩产项目提供一对一的全流程对接服务,解决项目在落地、建设、投产等环节的各种问题,缩短投资周期,加快落地投产。建立由党员挂点负责的问题台账和任务清单,全程跟踪、直线管理、靶向服务,撑起项目顺利推进完成的强大后盾。

亲清原则“保本色”,营商环境创一流。惠州统战系统牵头制定《关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意见》,配套出台《全市统战系统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全市统战系统政商关系行为守则》,规范全市统战系统成员单位公职人员与企业人员日常交往过程中的各类公务行为,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政商关系,营造政企同心、同向发力、健康同行的浓厚氛围。

基层末梢“变前哨”,惠民暖企亮实招。惠州组织、统战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乡镇(街道)统战委员配备有关工作的通知》,以雷霆之势迅速解决基层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和统战委员全覆盖问题,进一步疏通基层统战工作“末梢神经”。建立对台工作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在镇(街道)配备专(兼)职联络员,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电话联系、走访座谈等加强与辖区内台资企业、台胞台属的联系与沟通,听取意见建议,帮助解决生产发展、就业创业等融入问题。

融合联动释放资源优势,“百千万工程”取得突破

助力“百千万工程”,惠州市委统战部对挂钩帮扶的龙门县永汉镇闲散地进行重新盘整,引进潮州玉瑶山庄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投资嘉义庄乡村旅游综合体项目,左右协同自然资源、交通、文广旅体等部门,上下联动市、县、镇、村四级政府形成工作合力,解决土地碎片化严重、撂荒地多、建设用地粗放利用、宅基地闲置等限制农村发展的迫切问题,锚定“三地活化”目标统一打包整体开发,既满足产业需求,又大大提升土地使用效能,找到“三地活化”的突破口和有效路径。

与此同时,惠州统战系统把乡村振兴、“绿美惠州”和“推动“百千万工程”工作联动开展,修订完善《惠州市“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提升方案》,用好“6.30助力乡村振兴”和“绿美惠州”品牌,面向广大统战成员发布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倡议书、“6.30助力乡村振兴”倡议书、“绿美广东 惠聚同行—我为惠州种棵树”倡议书,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引导不同层级的社会人士参与其中,推动大地植绿、心中播绿、全民享绿成为新时代新风尚。

南方+记者 糜朝霞

通讯员 陈丹丹 曾晓东

编辑 南小惠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