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百千万工程”|年产值200万元 六都下四50亩百香果喜迎丰收

云安发布
+订阅

近年来,云安不断挖掘和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围绕“特色农业富区”目标定位,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要求,创新推进一系列特色农业,拓宽农民致富新路子。近日,记者走访了解到,六都镇下四村百香果种植基地的50亩百香果“钦蜜9号”迎来丰收,预计产量约10万斤,总产值约200万元,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发展前景广阔。

01:14

走进六都镇下四村百香果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百香果的树藤密密麻麻爬满了架子,从间隙中垂下拳头大小的百香果,透过果皮发出淡淡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六都镇下四村百香果种植基地负责人 曾嘉宁:我们的黄金百香果园总占地面积50亩,主要种植的品种为“钦蜜9号”,它的特点是比较香、比较甜、存放时间持久,亩产大概2000斤一亩,预计总产10万斤,今年行情比较好,每斤可以卖20元。主要的销售渠道有:第一是订单方式,顾客下单,我们采摘交货;第二是电商方式,将百香果销向全国。

据介绍,该种植基地自2019年开始建设,经过考察和调研后,选用品质好、口感佳、产量高的“钦蜜9号”,每年一种,果期分三批采摘,从5月一直持续到11月。同时吸收本村的富余劳动力和家庭妇女就业问题,让他们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百香果园工人 曾姨:我在这里从事除草、修枝、摘果、喷虫等工作,老板知道我是本地村民介绍我过来工作,离家近,又可以照顾小朋友,很满意,月薪也有几千块。

六都镇下四村百香果种植基地负责人曾嘉宁表示,在种植百香果过程当中,云安区农业等相关部门给予了他们资金及技术方面的支持,使基地升级了农场喷淋系统,对百香果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也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有了这些支持,他们发展起来更有信心了。

除了发展种植,基地还因地制宜构建品牌建设,大力开发百香果游园采摘、果脯加工制造等,延长百香果产业链,推进农文旅相融合,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增收。

曾嘉宁表示,下一步的发展计划是将经营模式再升级,将百香果的果皮制作成果脯,建立加工后再销售的模式,并逐渐扩大规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吸引更多农民一起种植百香果,一起增收致富。

记者:林   劲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